龐中衡 承傳三代的味道

 

孔子曰:「不得其醬,不食」。孔人亦有云:「醬者,百味之將帥,帥百味而行」;可見醬料在飲食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並且擔當着主導角色,人們不論在煮食時還是蘸點伴食時,都需要用到不同的醬料。始於1945年,跨越四分之三個世紀的悅和醬園,一直堅持在香港製造,門市坐落荃灣,而廠房則搬遷到上水古洞,見證着香港的變遷。悅和第三代傳人龐中衡(Jack)於7年前接手家族生意,與家姐親力親為守住家業,守住全香港製造的金漆招牌,亦從中為這間老牌醬園帶來新氣象。

 

回巢醬園 承接傳統

Jack和姐姐在香港土生土長,與爺爺的關係十分好,兩姐弟自幼看着爺爺花一生在這門家業上,而父親亦為醬園努力至今,不忍見家業到了第三代無以為繼,為守爺爺心血,保存傳統工藝。「看到有很多傳統行業都無人接手,日漸式微,而醬園有穩健基礎,亦涉及傳統工藝,為何不回來試試?」

憑藉這個信念,Jack毅然放棄原本的事業,回巢接手家族生意。Jack原本希望不靠家族庇蔭,望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當時亦在飲食行業亦有點發展。深知守業並不容易,但仍覺自己必須擔此重任。

1973年前,荃灣德士古道的廠房舊照。

 

Jack回來不久,政府計劃收地重建,他擔心如果回來接手後,搬廠不順利,那時候該如何呢?但當出外工作幾年後,自身想法出現轉變。他表示:「雖然家人很享受這個事業,但也看見他們的辛酸,於是便開始考慮回來幫忙,而醬園是否能延續下去是另一回事。最重要的是來到關鍵一刻,我們已經盡力嘗試過。」

直到現在,搬廠已是確實存在的問題,雖不知確實收地日期,但尋找適合作為醬園的地的確實不易,現時亦不斷尋覓適合的土地,他笑言:「只要捱過這一關,未來就是繼續光輝的二、三十年。」

「悅和醬園」成立於1945年,扎根荃灣,至今門市仍屹立在該區。

Jack接手家族生意,首要任務就是為醬園另覓新廠址。

堅持手藝 同時注入新氣象

現今許多醬料的生產模式都趨向機械化,並且摒棄傳統的「慢工出細貨」,為的就是要減成本、增產量;但悅和醬園堅持保留傳統工藝,使用耗時較長的天然生曬的製作方法,只因Jack認為這一個方法所製作出的產品是最好的,而且與現代化的產品所做出的味道有所不同,因此決定要保留。無奈聘請人手是一大難關,而且大部分熟手的師傅,都已經年過五十;行業又不容易吸納年輕人,因此導入機器協助生產,似乎是未來需要考量的部分。

他解釋:「現時亦考量如何將傳統手藝和機械化取得平衡,在保留必須的人手步驟上加上機械輔助,同時保留原本的味道。」

於上水古洞廠房,Jack堅持採用天然生曬的製作方法,保留最好 的味道。

悅和醬園推出市面唯一由香港製造的有機醬油。

保留傳統之餘,亦要與時並進。兩姐弟回到醬園,就帶來了一些改變,讓醬園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早於2015年,悅和醬園已獲得香港品質保證局的「HACCP」認證以及「ISO 9001」2015品質管理系統認證,令傳統工藝帶進現代化的管理。「這些都是居功於姐姐」Jack道,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責任,他和姐姐這一代,就主要負責食品安全和產品研發及宣傳,在迎合新世代的發展,同時堅持「傳統不等於守舊,創新不可以忘本」的理念。

 

悅和醬園榮獲2019香港名牌獎,Jack到場領獎。

擴大家業 積極發展

除了加強零售網絡,Jack亦積極發展B2B的業務,現時醬園為超過三十間連鎖食肆供貨。另外,產品推廣研發也積極地進行中。Jack希望透過連鎖餐廳食肆採用他們的醬料,令更多人嘗試到悅和的味道。與此同時,Jack亦商討不少跨品牌合作,例如成為指定的醬油或醋供應商,甚至是推出本地製作的醬油雪糕、研發更具營養價值的醬油等。Jack盼望「: 其實一直都很想在店面劃出一個角落作小食店,將醬料放出任顧客沾點調配。如果將來順利發展,有一間全採用自家醬料的餐廳,我也很高興。」

Jack亦不時會舉辦導賞團參觀醬園,甚至有邀請實習生到醬園工作,認識傳統工藝製作,令普羅大眾有機會接觸這些工藝文化。他表示:「儘管不知道可否承傳到第四第五代,但當然希望這裡的規模會越來越好,甚至達到百年老店的成就,繼續向前。」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