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味玄機
茶杯中的活色生香

人人都喝茶,難道人人都懂喝茶?茶,不單是一杯解渴飲品,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在忙碌的生活中,呷一口茶,放空一下,洗滌身心的悶氣,從品茗中調整生活節奏,享受寧謐的時光,為生活添上雅趣。

六大茶類滋味各有千秋

中國的茶主要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及黑茶六大類,以及普洱茶。不同的生長環境、採摘標準和製作方式所製成的茶葉皆各有千秋。用幼嫩的芽葉製成的綠茶講究新鮮,如龍井、碧螺春及太平猴魁,茶香清爽且帶焦豆香;最稀有的黃茶比綠茶多了一道燜黃的工序,焦豆香撲鼻,滋味醇爽,代表有君山銀針等;崇尚自然、不炒不揉的白茶,如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飄逸着清醇的毫香(指白茶表面毫毛的香氣);成熟的茶菁經歷複雜的加工製成的青茶(又被稱為烏龍茶),香氣四溢、滋味層次豐富、回甘;最百搭的紅茶則溫和甜醇,帶有果香;飽歷風雨的黑茶,經發酵轉化成紅褐醇厚的滋味,陳香低調。每一個人也可以因應個人喜好、體質和季節,品飲合適的純茶。


形美色香關鍵在於心

將「茶」字拆解開是「人在草木間」,有着人與大自然聯繫的禪意。在泡茶丶品茗時,可以感知茶與人自身的關係。要將茶的形美色香發揮得淋漓盡致,泡茶者需要靜心透過視、觸、聽、味及嗅覺感受茶葉,選配出合適的水質丶水溫、投茶份量和浸泡時間,方能泡出一杯自己喜歡的茶。

要品嚐茶的滋味,茶具亦要得當。常有耳聞的紫砂茶具,有吸附茶香的特色,亦會令茶變得醇厚,減少茶的苦味。紫砂的發源地宜興,人們多用紫砂沖泡綠茶,以減低綠茶的苦味。然而,如果想品嚐茶的原味道,普通瓷器茶具最適合不過,因為瓷器較少會影響茶的香味、滋味和層次,品飲時較容易嚐到茶的原味道。至於玻璃,晶瑩剔透,但散熱能力較快,適合沖泡溫度耐受性低的綠茶。

茶越陳越好的迷思

近年,有不少人追捧老茶,陳年老白茶就是其中之一。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稱,既可以新鮮飲用,又可以作為收藏,因為存放時間越長的老白茶,味亦會越來越香濃,更有紓緩感冒徵狀的功效,因此白茶茶葉的價值會隨着時間而提升。然而,是否所有茶葉的陳放時間也越長越好?其實也不盡然。事實上,這需要視乎茶葉的原料品質和耐放性。如果茶葉原料參差,即使放上十年八載,茶質也不會變好,更有機會因儲存不當而令茶葉受潮和吸存異味,影響茶葉的品質及品飲價值。因此,部份的茶其實皆宜盡早飲用。如果想收藏優質的茶葉,可以選擇鋁箔袋盛載茶葉,再放入鐵盒,存放在乾爽的環境。

泡茶流程

1.  溫杯:用熱水燙洗茶具,提高茶具的溫度,以避免沖泡產生溫差,而影響茶的香氣和味道。

2.  賞茶:觀察茶葉的色澤和形態,留意有否受潮。

3.  置茶:將適量茶葉放入泡茶用的蓋碗。

4.  溫潤泡(洗茶):將熱水注入蓋碗,溫潤乾茶,讓茶葉舒展張開,有利散發茶香和釋放茶的滋味。

 

5.  聞茶香:茶葉受熱後,細聞茶香辨別茶葉有沒有雜味。

6.  沖泡茶葉:因應茶葉條件判斷沖泡的水溫及浸泡時間。注入熱水後,合上蓋子。

7.  分茶及品茶:平均分倒茶湯,每杯約七至八分滿。

聞茶香是判斷茶葉品質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亦有助放鬆心情。茶葉經溫潤泡(俗稱洗茶)後,熱水會滋潤茶葉,令茶的香氣釋放出來,即刻細聞茶香能欣賞茶的香氣特色,亦可以嗅出茶有沒有雜味。

品茶重視禮儀,所謂「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分茶時需平均分倒茶湯,每杯七至八分滿。

不少人會將普洱茶獨立歸類,主要分為生茶和熟茶,前者沒有經過發酵,滋味回甘醇爽;後者則經人工渥堆發酵,滋味純和,陳香獨特。

古樹茶是存活百年以上的茶樹茶葉,具有藥用價值。景邁是位處雲南,古樹茶資源相對豐富,近年吸引不少投資者到當地投資。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