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一帶一路上可以怎樣參與

國家希望香港在能夠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當前香港先得解決的是如何參與的問題,因為沒有參與就無從作貢獻,沒有貢獻又憑甚麼要求受益?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日益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以購買力評價計)。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自然想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一帶一路」的構想就是在這種宏觀大環境下提出來的。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的主體規劃,自當積極參與。問題是怎樣參與?這包括在甚麼層面參與?在甚麼環節參與?以甚麼規範模參與?

香港過往主要與發達國家打交道,與「一帶一路」的國家交往不多,缺乏足夠的資訊可供給國家作「一帶一路」上的決策參考。加上香港的官員大都缺乏國際外交的經驗,相信香港是沒有條件在「一帶一路」的決策層面有所參與的。香港的角色是和應中央的號召,並在外圍盡量加以配合。

由於中美間的角力,「一帶一路」已變得愈來愈政治化。相信有很多政治議題會圍繞着「一帶一路」而產生,香港應盡量避免捲入這類政治旋渦。這樣才能保住香港作為特區的特殊身份,以便可以在中國與西方之間繼續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因此,香港在「一帶一路」上的參與,應該主要是在經濟上的,而非政治上的;否則很容易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香港向來行自由資本主義制度,政府只習慣做球證,自己不落場踢波。因此,政府既缺乏參與經濟活動的經驗,亦沒太多經濟上的資源可供調動。在這種情況下,香港若要在經濟上參與「一帶一路」,就只能靠動員商界來一起參與。

只可惜,香港的商界習慣了在商言商,沒有配合國策的經驗;要他們把手上的資源投放到「一帶一路」的地區,除非有利可圖,或者原有生意途徑難以行下去。

現時,香港的營商環境雖然大不如前,但還未完全走投無路。所以商界尚未願意主動離開原有的舒適圈,去「一帶一路」另創一番事業。他們所謂的響應,大部分還停留在出席研討會,或參加一下實地視察團罷了。

比較敢於去「一帶一路」作較大投資的是製造業;但他們並非純是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而去的;而更有可能是受不住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才不得不把生產線遷離中國。若然不這樣做的話,他們就可能失去來自美國的訂單。這可不是「一帶一路」的原先設計。

以現有的體制,香港要想配合國家的「一帶一路」策略並不容易。特區政府若不想只走走過場就算數,就得撥出預算,組織班底、先作調查研究,再訂支援機制,以降低商界參與「一帶一路」的門檻。否則,以現時的情況要商界去參與,商界的感覺是老鼠拉龜,不知如何著手。

 

(轉載自 am730  C觀點  2023年10月24日)

資料來源: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