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未見受遏 用家已先受傷

施政報告推出了一系列的遏抑樓市措施,但成效未見顯著。現實是人們已愈來愈意識到美元已難逃貶值的宿命,持有與美元掛勾的港元,只會落得與美元同一樣的命運,於是紛紛轉持實物資產,減持港元,地產於是成了很多人的資金避難所。這種全球性的大環境,小小一個香港政府是改變不了的。因此,尚未置業的港人,不宜期望政府會有甚麼有效的措施,足以令樓價在短期裡明顯下調;以至今天買不起樓的人,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買得起。望樓價短期裡下跌,可能比望中六合彩更難。
 
除非政府肯撥一部分土地,限定其發展出來的樓宇,只供本地人首次置業時購買,否則都不易隔絕外來投資因素對本地樓價的扭曲。我這項建議,其實只是要求政府向社會提供一種沒有折扣的居屋吧了,其干預市場的程度比之前的居屋更少,怎會影響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執行絕不困難,仿照居屋便是了。真不明白政府為何覺得行不通!
 
現時,社會輿論一味敦促政府加強抑市措施的力度,但大部分建議都沒有新意,不外是要求(i)降低按揭成數,(ii)增加按揭息率,(iii)增加印花稅,(iv)對短期轉讓的物業徵收懲罰性的增值稅等。然而,這些措施都有同一樣的副作用,就是令本來已經置業困難的普通市民,更加買不起樓,可謂是食砒霜蠹老虎。降低按揭成數的直接效果,是要買樓的人得籌集更多的首期,結果是本來有首期買樓的人,也變得買不起樓。對這些人而言,政府不是在幫他們,而是在害他們,他們怎會感激政府?
 
至於由金管局出面,促使銀行增加按揭利率,更是與全港尚在供樓的小業主為敵、今天的低息環境真是數十年才有一遇。量化寬鬆令銀行水浸,為了把錢借出去,銀行間不得不減息互相競爭。消費者能夠減輕供樓的負擔,等同有更多的資金作其他消費,既可以改善生活,又可以活躍經濟。現政府強要銀行加息,豈不是破壞了市民的美事?
 
徵收懲罰性的短期轉讓稅,只能減少炒家的利潤,不足完全阻嚇炒家入市,嚴懲炒家或許可以舒緩一下沒有機會靠炒樓獲利的小市民的怨氣,但亦可能導致短綫炒家變成長線投資者,紛紛押後持盤時間,令市場的賣盤更少,使樓價升得更急。
 
以上措施,如果加倍力度的話,或許有一定的降溫作用,但這種表面上的降溫,正正是政府阻人,而非助人買樓的結果,怎會替想置業的市民帶來好處?或許,政府覺得在樓市過度熾熱的時候阻人買樓,可助市民逃過泡沫爆破的劫數;但對於將來,政府也沒有準確的預測能力;難保現時買樓可能是量化寬鬆政策下的一種正確的選擇,政府的抑市措施反而破壞了市民自我保護的能力。究竟哪項選擇最正確,在事實揭曉之前,只有天曉得;政府何需越俎代庖?
(轉載自2010年11月15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