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商品化勝福利化

我在五十年代初由上海遷來香港生活,其間曾多次回上海探親,發覺解放後的頭三十年,上海的面貌變化不大,除了多建了幾座地標式的建築物外,上海大部分人仍得住在解放前興建的舊房子裡,環境非常擠逼;不但走廊邊要架床,樓梯底也要住人,計劃經濟的「優越性」,人們每天都可以全方位感受得到。
 
當年,國家不是沒有政策要照顧國民生活,大企業在規劃時,不會只建廠房,不建宿舍,有些還建幼兒園、醫療所,可謂考慮周到。可惜資源有限,並非人人有份,要懂得走後門,才有機會優先享用公家的福利。
 
自從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後,民間的生產力得以釋放,人民的收入倍增,為改善生活提供了客觀的基礎,地產商見有機會賺錢,自然爭相為先富起來的人興建商品房。
 
這三十年來,上海的面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棟棟設計新穎,配備齊全的新大廈,像雨後春筍一樣,在上海新舊各區,以難以讓人相信的速度興建起來。上海人的居住環境得到大幅的改善,比東南亞的其他大城市已毫不遜色。
 
我去過不少上海以外的中國城市,發展的速度並不比上海慢。事實充分證明,利用市場經濟去改善人民生活,效果遠好過有計劃的福利政策。地產商雖然唯利是圖,但為了圖利,他們摸索人民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生產最高質素的產品去滿足人民的需要。誰要是在這方面的能力差了一點,就會被其他可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地產商所代替。
 
市場經濟的動力,來源於對利潤的追求;其分配方式則是透過價格機制,讓付得起價錢的人先買。這種並非平均分配或按需分配的方式,常被自以為公義的人所詬病,認為是對弱勢社群不公平。大陸最近亦多了很多這方面的呼聲。為了社會和諧,我們當然不能完全不顧基層人民的死活。住是民生的基本需要,當樓價升到基層負擔不起時,由政府出手,予以一定的資助,亦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但中國不可以行回頭路,以為可以靠福利政策去解決民生問題。
 
溫家寶在人大的工作報告中說,打算撥款六十八億元人民幣建廉租屋,只能作為一種姿態,表示中央對這個問題的關心,但六十八億人民幣對一個人口十三億的國家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每人只分得五元,怎去解決住屋問題。
 
在資源不足夠的情況下,不用價高者得的方式來分配,難道又退回給黨委書記分配?這豈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分配方式?有人建議國家增加撥款多建廉租屋,但這豈不是重行住房福利化的老路?這又會否削弱市場機制,令居住環境更難改善?
(轉載自2008年3月13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