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 » 主頁 » 樓市漫談

其他有關樓市漫談的內容:

樓市漫談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勿因恐懼錯判樓市走勢

市民大眾愈來愈注重身體健康,故此很多人會選擇每年驗身,希望當身體出現問題前,能夠做足預防措施,及早知道問題所在而對症下藥,進而醫治。但相反,有人選擇諱疾忌醫,或許是因為他們擔心知道身體出現問題後,自己在精神及情緒上是否能夠支撐。

 

癌症是本港的頭號殺手,即使現今醫學昌明,仍然沒有方法能夠百分百的把握將其醫治。筆者並非醫生,但是從觀察上相信,很多時癌症的病患者,大部分都牽涉三種因素:抑鬱、壓力及暴躁。如果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時,能夠處之泰然,積極尋求醫生的意見並作出合適的治療方法,而在情緒上,能夠控制得宜,以輕鬆、樂觀及愉快的心情面對,往往有出乎意料的療效。

 

言歸樓市,由去年中開始,市場上不斷發放負面消息,並持續將其放大,整個氣氛隨即一面倒預期樓市會大幅度回落,導致短短半年間樓價已經下跌約一成,個別抗跌能力比較弱的地區,跌幅更超過兩至三成。但近期市況氣氛好轉,這些地區的樓市有顯著回升,反彈接近一成;早前害怕樓價大跌的業主趕着沽售單位,部分亦已經後悔不已,甚至有一些業主,只是數年前才上車,現在再次落車已經成為無樓一族。

 

面對樓市好像面對疾病一樣,需要用平常心;即使樓市起跌,也應以平常心應對。筆者對本港樓市頗有信心,即使兩個多月之前,市場上不少評論及分析都非常看淡樓市前景,但筆者當時指出,2019年樓市經歷首季的持續淡靜後,次季開始轉穩及下半年將會反覆上升,全年樓價可看升5%。筆者認為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有其獨特性,可以將它劃分為「潛在需求」及「有效需求」兩個市場,「潛在需求」指的是市民沒有足夠的資金,但是有置業的需求;「有效需求」則指市民有足夠的資金,亦有切實入市的打算。「潛在需求」有賴政府加快資助房屋的供應,以減低民怨的聲音;至於「有效需求」,只要供應仍然短缺,這批有效需求的力量,足以撐住樓價企穩。

 

筆者曾多次在不同文章上表示,香港樓市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每逢相隔兩三年左右,就會受到不同因素所影響,包括供應、息口、經濟及政治等,還有人為的、市場情緒等的影響。但經歷風暴後,必定會再次見到陽光,這就是香港房地產的一大特色,「地」是香港磚頭的價值所在。

 

地產代理的表現都有點類似,當市況轉差時,往往負面情緒隨即出現,很多地產代理就是經不起市場變化的考驗,選擇自動離場或被市場淘汰。這類地產代理,很難長久生存於這個行業,好市的時候加入,壞市的時候退出,這樣怎麼能夠掌握及食到轉角市,結果只能失敗收場。

 

【刊於201938   都市日報專欄】

  

相關標籤 :
地產     思辯     經濟     廖偉強     管理、銷售與推廣     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