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援助中小企

金融海嘯淹至,銀行信貸收縮,中小企都面對資金不足的問題。朋友中有不少中小企的東主,見我被委任為經濟機遇委員會的成員,紛紛致電,問我會向政府提出甚麼良策,以解他們燃眉之急。
 
我告訴他們,中小企要取得成功,只能靠自己在市場上尋找空位,以創新的方法去突破舊有的營運方式。要做到這一點,只能靠個別企業自己去努力,政府在這方面是無能為力的。不過,既然社會輿論都認為政府有責任為中小企施予援手,我就不妨提出一些點子,給大家考慮一下。
 
要解決問題,先要研究問題出現的原因。現時,銀行一般都不願意貸款給中小企,原因有兩方面。其中一是中小企夭折率高,放款給中小企的風險大。其二是銀行的資金有很多回報更好的出路。社會想援助中小企,亦可以從以上兩個角度著手。
 
第一,可規定銀行的貸款中,有一定的比例要貸給中小企。這個比例不能訂得太高,一定要留給銀行有足夠的自主空間,但由於這個比例現時是接近零,只要增撥多一點,對中小企已有好處。
 
如果政府不想強硬規定,政府可制定一些優惠政策,以引誘銀行貸款多一點給中小企。譬如:只要銀行貸款給中小企達到某一個比例,就可以從貼現窗拿到低一點的利率。
 
此外,政府還可以限制銀行作太多非利息方面的業務,如自己落場炒賣,以及兜售結構性的金融產品等。這樣,銀行才肯真正花心思去發展中小企的貸款。
 
第二,為了減少銀行的風險,政府在開始時可以為這類貸款作一定比例的擔保。譬如:頭一成的壞帳可全由政府負責,第二成的壞帳政府只負責三分之二,第三成的壞帳政府只負三分之一,之後的七成就由銀行全都負責。
 
這個比例是否恰當,可以一路試,一路調較,但我不贊成政府全部包起,這會令銀行在選擇貸款對象時過度寬鬆,有息銀行自己收,壞帳則轉交納稅人負責。如此浪費下去,社會只好煞停這類貸款計劃,這對中小企沒有好處。
 
當銀行有足夠的誘因與壓力去做中小企貸款時,他們自然會想出不同竅門,使這也可以變成有利可圖的生意。譬如規定獲得貸款的中小企要同時僱用銀行提供的管理顧問,這亦可以幫助中小企提升他們的營運能力。此外,銀行還可以要中小企以發行可換股債券給銀行的方式來獲得貸款。這樣,只要偶爾在貸款對象中出現像google這樣的明日之星,就可以狂賺一筆,足以抵償其他壞帳的損失。
 
這只是我初步的想法,如果社會願意朝這個方向走的話,行內人士一定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構思。
(轉載自2008年11月3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