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待恢復 正是「掃平貨」的時機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美國接連加息後,香港樓市顯然遭遇信心不足的問題,再加上恢復通關之後,香港經濟沒有出現預期的爆發力,至今仍是緩步地上升。多個行業仍然未有回復到疫情前的生意水平。所以大家對後市的預計也相應地作出修訂,未必可以如年初時那麼進取。

現時很多香港市民都選擇按兵不動,就算有資金在手,都不敢在這個時候出動去投資,或者花大錢去消費。事實上今年開關之後,現實與預期出現頗大落差,很多人都甚為失望,在房地產市場同樣出現這種境況,負面的心態就更容易造成相互的影響,並且加速擴散。

事實上,接連加息確實加重了置業者的供樓負擔,如果是「持重貨」的投資者,壓力就更加大,因此「減磅」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傳媒亦喜歡以負面的角度,去報道投資者出貨的新聞,並且加以放大。

但這種「加息就等同樓市下跌」的想法,其實是流於片面。須知道香港的業主超過六成以上已經供完按揭,亦有很多業主,借款相對樓價的比例十分之低。所以,只有近幾年入市的買家,遭遇樓價的下跌,加上按息調升,因而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加息壓力並非廣泛的問題,而且實際上並非如所想般帶來嚴重的影響。

相信大家亦很清楚,接連加息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通貨膨脹,物價飆升,加息可以紓緩通脹的壓力。同時間,在高通脹的環境之下,物業價格同樣不容易大幅下調。另一方面,近期的租務市場因為輸入人才、內地學生來港升學,以及部分觀望樓市的香港人由買轉租,導致租務市場暢旺,租盤快速被消化,租金不斷上升,回報率同時上升。

租金上升,加之通脹嚴重,這情況下樓價根本沒有大幅下跌的壓力,只有一時的波動。事實上,樓價由高峰期至今已調整約15%。基於市場信心不足,入市的買家相對比較少,因此與心急出售單位的業主談判,亦相對較為容易,買家隨時能夠在談判中佔主導位置,可以用低於自己所預計的價格入市。所以,筆者認為今天就是最佳的入市時機。只要置業者的信心恢復,樓市就容易短時間內到達反彈的臨界點,市況亦有望迅速轉旺。

 

【刊於2023年8月8日《地產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