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買賣時有兩個價錢?原來同補地價有關

居屋買賣時有兩個價錢原來同補地價有關 1

考慮買賣居屋時,很多人都會聽過要補地價,已補地價未補地價的二手居屋價格相距甚大,到底什麼是補地價?甚麼情況要補地價?補地價又如何計算? 利嘉閣為你一一拆解!

甚麼是補地價?

在香港,無論物業是屬於私人還是政府,地皮都是由政府所擁有,發展商在建屋時要向政府支付地價,當作買起該地的使用權。為了讓市民更易容易上車置業,政府為居屋及綠置居等資助出售房屋提供折扣額,在出售時免除地價。以居屋為例,一般會以市價7折出售,2022年的新居屋則以市價51折定價。

由於居屋定價是低於市價,故政府設有轉讓限制防止市民炒賣圖利。當要將居屋在自由市場出租或售出時,就要先補地價。簡單而言,補地價即是要將政府提供的折扣退還,即是說居屋售價及私人市場樓價的差距,就是補地價的價錢。

居屋在甚麼情況下需要補地價?

當要將居屋式公營房屋在自由市場出租或出售時,要視乎買家的身份,而決定是否需要先向政府補地價。如果公屋/居屋業主想於公開市場出售、出租或轉讓單位,就要先補地價,才能解除轉讓限制。在公開市場下,業主可自由定價、議價,並可將單位轉讓至任何人士。但公屋及居屋業主不一定要在公開市場轉讓單位,是可以選擇轉讓予政府認可、持有「購買資格證明書」之合資格人士,綠表/白表人士(公屋租戶或合資格買居屋的人士)就不需要補地價。

居屋買賣時有兩個價錢原來同補地價有關 2

如何計算補地價?

居屋屬政府資助房屋,房委會/房協在發售居屋前,都會向參考同區私人物業的售價定出一個當期時的市場定價,再給予買家一個折扣率售予居屋買家,亦即補價折扣率。日後居屋業主要將單位在公開市場發售,便需參考這個補價折扣率按當期時的市值向房委會/房協作補價。當業主遞交補地價申請表後,政府委託公證行及測量行等公司為單位估價,而補地價的金額就是將估價乘以當初買居屋單位時所享有的折扣(單位現時市值 x 買入單位時的折扣率=補價)。舉例指,估價後單位價值為800萬元,而當初買居屋時是以7折定價(即30%折扣),業主在公開市場轉讓單位的話,所需補地價的價錢就是800萬元 x 30% = 240萬元。補價金額與樓價有密切關係,當樓價下跌時,若趁此時補地價,其補貼金額也會相對較低。因此,許多人會利用市場低迷期先購入土地,等待樓價回升後再出售或出租。

補地價注意事項

有不少人會疑問補地價應該是由哪一方負責?事實上,房屋條例規定由賣方負責補價,賣方可借買家於成交日交付的樓價尾數來先補價。除此之外,以下是補地價的注意事項:

  1. 補價金額的多寡與物業市值掛鈎,如業主不急於出售物業,可選擇樓市由低位轉升時申請補價。現時HKMC有提供居屋補價貸款。
  2. 是否已屆滿可補地價的年期,一般物業由首次發售日起計5年後可申請補價。然而於2022年出售的居屋,已延期有關轉讓限制年期至10年。倘若居屋業主仍急於將居屋單位出售,可考慮在首次發售日期起計滿2年後,於毋須補價的居屋第二市場發售於符合購買居屋資格的人士。
  3. 賣方須了解補價折扣率: 不同時期出售的居屋單位,折扣率都不同,所以賣方在出售物業時,除了要參考估價外,亦必須要參考這個補價折扣率,才可以為居屋作出合理定價和評估大約的補價金額。
  4. 樓價市道變化速度高,屋苑類、樓齡、樓層高低、面積、景觀、裝修等,都可影響到單位的估價,因此業主勿依賴其他單位的補價記錄作為出售物業定價/補價的指標,以免失預算。
  5. 居屋交易日期亦不宜定得過長,房委會在接獲賣方提交的評估物業迧請後,在評估物業後,3至4星期便會向賣方發出「補價通知書」,賣方需於該通知書發出日後的2個月內繳付補價金額,否則該通知書便失效,日後要再估值,便要重新申請。所以如賣方出售物業,並打算借用買家交付樓價的尾數來繳付補價金額,則物業的成交日期不易超過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