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企得穩 求量再求價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受惠通關及解除防疫限制,今年以來樓市氣氛明顯好轉,交投量顯著回升,市場展現一片旺市的好景象;然而最近有樓盤推出第二期全新單位發售時,訂價對比第一期的價單開低了約15%,令市場譁然。

就此,發展商亦已明言能夠平價買入的土地,為何不可以平少少出售?第一期買入的買家當然不是味兒,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便平了大約一成半。當然這亦是因應實際市況調整而作出的部署,除非是上了太空,否則新盤亦不能逆轉地心吸力的定律。

以往經驗告知,第一期的單位一般都是最抵買的,之後的期數只會越賣越貴,但這是升市時的景況。很多買家也許忽略了過去一年多,樓價累積的跌幅達到15%至18%,所有的二手業主均同樣受到重創,發展商也是大業主,跌市中也無法倖免。回想,在去年樓市不景氣時,發展商就算願意減價賣樓,都未必有理想的銷情。

樓價逐步收復失地 再創高位
今天市況已見回暖,甚至趨向熾熱,但亦不能一蹴而就,發展商這個時候以吸引的價錢推出單位,就有銷情保證;如果市況配合的話,整體樓價便會逐步收復失地,甚至再創高位,筆者認為第一期的買家最終都會是贏家,只是第二期的買家比較幸運,可以在低位入市並賺取之後升市的紅利。

筆者對香港樓市始終抱有信心,因為香港確實有很多優勢,例如地理位置優越、通訊便利、穩定的政治及法律環境、開放的經濟體系、先進的金融體系及多元文化等。香港確實是個營商環境非常好的地方,加上背靠中國,擁有堅實後盾的支援,是中國與外國接軌的橋樑,特別是通關之後,香港及中國內地即時展現生氣勃勃。

另一方面,香港亦能藉著內地龐大人口,不斷吸引及輸入人才,人才到位亦能增加本地的房屋需求。況且香港在短期之內仍是地小人多,沒有十年八載的時間都難以大量增加土地;在需求急速增長下,未來香港的樓價確實是穩如泰山。那麼,就算是今天的貴價,都很容易變成明天的平價,在目前通脹高企的年代,磚頭仍然是最佳保值之選。

【刊於2023年3月30日 經濟日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