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代理積極瘦身待黎明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過去三至四年,香港連續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創傷,由反修例社會運動、新冠疫情,到接連加息、股市急挫等,當中還有中美角力,以及俄烏戰爭。香港經濟嚴重受損,各行各業的倒閉潮迭起,地產業亦有機會走上同一命運。

樓價由上年的高位回落至今,幅度已接近兩成(已計及筆者集團指數的滯後),暫時看來,跌勢仍未停止。如果短期內沒有任何利好經濟及樓市的消息,樓價在未來半年再跌一至兩成也不足為奇。

目前,地產代理的瘦身行動已陸續展開,縮減成本是當務之急;而地產代理公司的主要成本,不外就是廣告、人工和租金。

當中,廣告費用佔營運的成本相對較少,亦是最容易減省的部分;但削減與否,其實關乎經營上的學問。減少廣告看似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但沒有了有效的宣傳,又如何吸納客源?這樣難免會影響生意;而且就算全面削廣告,對節省成本的幫助亦不太大!

優化人手 削減無生產力員工

人工方面,要大幅削減亦會遇到類似的難題。地產代理是「以人為本」的行業,沒有足夠的「兵力」,就沒有足夠的生意。貿然大幅減人手,對改善營運同樣無補於事。所以只能夠優化人手,將業績處於底層、生產力欠奉的人手減去。

至於地產代理公司的最大成本,則始終是舖位租金,但要即時減省並不容易,因為有租約及租期的限制,而且在執行上亦往往進退兩難。例如一些租約屆滿的舖位,可能有一定的生產力,所以不會貿然削走;但一些表現較差的舖,卻因仍有租約在身,想放棄也有難度。如果市況沒有改善,這種兩難局面恐怕仍要維持一段長時間。

剛過去的10月份,市民大眾與地產業界都翹首以待《施政報告》,期望會對經濟及樓市有提振作用,但最終事與願違。來到11月,發展商已明確知道市場的走向,推出的單位要有銷路,在價錢及付款辦法都必須有吸引力,迎合目前的市場狀況。筆者相信,在各大發展商願意薄利多銷的策略下,樓市氣氛絕對有機會轉趨熱鬧。畢竟不少香港人仍有置業能力,而新香港人也同樣有置業能力,關鍵在於如何喚起他們入市的意慾!

【刊於2022年11月17日 《經濟日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