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路向:全球化還是山頭化

人類被新冠病毒弄個措手不及,原有的國際秩序與生活模式都因而備受破壞,導致各國領袖不得不重新檢討自己的處境,好為不一樣的將來,重新再作部署。
 
擺在人類面前的有三項重要的取捨,它們包括:(一)國際間應通力合作,各展所長,繼續走全球化的道路;還是各自拉邦結派,互相勾心鬥角,鬥快爭取地球資源?(二)政府應優先考慮集體的福祉,還是應保障個人的權利?(三)人類應著重經濟增長,還是該為長遠的持續發展提前撥出代價?
 
這樣大的題目,並非專欄文章可以輕易說得清楚的;但我還是不自量力,打算分篇拆題去說明其中一些較關鍵的問題。今天先對疫後的國際秩序作一個評估。
 
國際間必須有秩序,這樣國與國的交往才可以按照一定的遊戲規則來進行。在卑斯麥年代,靠的是勢力平衡;一旦勢力不平衡,就只能以戰爭去解決問題。人類在二十世紀初連打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慘痛的教訓令國際明白,沒有全球都得遵守的秩序,國際間就沒法保持和平。於是就有聯合國的成立,後來還成立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貿易組織等,令世事盡可能在全球有序地進行,人類因而有了四分三世紀的和平發展。
 
然而當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後,各國為了阻止病毒從別處入侵,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不顧國際秩序,實行封關鎖國,完全不考慮此舉對別國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前簽好的航空協定、貿易合約、文化交流協議,都一概放下不理。有些國家甚至強扣別國途經的醫療器材,或限制一些別國必需的產品出口,令各地都出現恐慌性的搶購物資行為。全球的供應鏈斷裂後,生產活動都沒法有效進行,經濟大幅衰退。
 
這種情況引起國際間的互不信任,很多國家都在考慮要把更多的關鍵生產遷回本土。但這樣可能牽一髮動全身。以生產口罩為例,除了要有廠房與工人外,還要多種不同的原材料,以及有可生產口罩的機器,非有一大串的其他產業作支持不可。這勢將國家的自身經濟體系也打亂,要付出的代價會十分大。
 
然而,總會有愈來愈多的國家,不惜代價也要把一些關鍵的產品遷回本國生產,形成了一股與全球化背道而馳的逆流。本來,在全球化之下,各國盡量利用別國的資源優勢,去生產一些在本土生產成本較高的產品,自己反可集中力量去發展自己的強項。這樣對各方都有好處。若然世界以後反其道而行,就等同棄優取劣,經濟勢難恢復到疫前的輝煌。所以,我擔心世界的生產力會整體下降,但物價卻會上升,世人將難有好日子過。
(轉載自am730C觀點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