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全球化 還是本土化?

「走向全球化」在西方先進國家的推動下,一度成為世人的共識;直到特朗普上台,世人才發覺,美國作為全球的老大哥,原來已打算行回頭路,打算凡事都先考慮本地的利益(美國優先),而不再理會全球化的需要了。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原來近年到處興起的民粹主義,本土主義,並非只是一小股不成氣候的逆流,而是大有機會發展成有美國撐腰的主流。那今後世界會朝哪個方向發展呢?是走向全球化,還是本土化呢?  
  
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答案是清楚得很的。人類最初只以有血緣關係的族群各自在自然環境中求生,後來才擴大為部落、氏族、城邦、王國、民族國家,大方向是走向合,而不是走向分。因為分就會力量不足,就會給有能力的組織淘汰。
 
兩次世界大戰都在歐洲發生,原因就是歐洲的國家太多,太散,各自有自己的本地利益,所以容易發生矛盾和衝突。為了避免悲劇重演,所以才有歐盟的出現。可惜,英國已率先脫歐,而其他歐洲國家內部,本土主義都在抬頭,再加上有特朗普到處煽風點火,歐盟確有瓦解的風險。骨牌效應隨時有可能發生。    
 
不過,英國脫歐並不順利,英國政府到進行脫歐談判時,才發現脫歐可能帶來的損失,原來是如此巨大,現在已變成騎虎難下。其他國家可能要看到英國的結局後,才敢作出取捨。
 
全球化的好處,最容易被理解的是貿易,優秀的產品能夠行銷全球,無論對生產者與消費者都可以帶來好處。生產者可以增加銷量,達到盈利的最大化。消費者可以第一時間享用全球最先進的產品,令生活可以迅速現代化。
 
與貿易全球化同時產生的,是生產的全球化。有些產品與其在科技擁有者的國家生產,不如放在靠近原材料出產或靠近消費者集中的地區生產,以減少運費。至於那些勞力密集的產品,當然要放在勞動力相對低廉的地方生產,這樣才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隨着生產的國際化,科技知識亦迅速普及,很多第三世界的落後國家,得以很快地從農業國家發展成工業國家,當地的民眾才有機會大量脫貧。中國的情況就是如是,試想想,中國若果沒有機會為外國生產智能手機,中國要全靠自力更生的話,真不知還要多少年,才能出現華為與小米等本地品牌,如果沒有蘋果與android等作業系統,中國的BAT公司都沒法運作。此之所以,中國成了全球化的最積極擁護者。
 
其實,人類除了在經濟活動方面需要全球化之外,在維護人類所需要的生態環境上,更需要全球化。個別國家的碳排放足以影響整個地球的氣候。而消費國亦不應該藉着把生產線外移而拒絕負起污染環境的責任。特朗普為了美國本土的利益,拒絕履行「巴黎氣候協定」,等同叫其他國家也只顧自己方便,不要去理會破壞環境的後果,結果可能是無需再過一個世紀,地球已不適合人類生活。可見只有全球化地去思考人類的需要,人類才會有將來。
(轉載自am730C觀點2018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