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要錯判樓市

上周五公布的,反映香港二手市場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已跌至134.41點,按周跌1.05%,跌幅明顯擴大。這個指數其實已連跌了九個星期,期間共跌了5.4%。如果連同之前的跌幅,這個指數已從去年9月份的高位146.92點下跌了8.5%。跌勢看來已經形成,市場的心態已經逆轉。
 
很可惜,特區政府似乎對市勢的轉變敏感度不足。當市場已開始擔心樓價的跌勢可能失控的時候,特區政府卻還在擔心樓價很快又會掉頭上升,堅持拒絕檢討之前訂定的遏抑樓市的干預措施。若然政府未能及時醒覺,香港可能需要再付一次比八萬五還要更沉重的代價。
 
同類的代價,董建華年代已付過一次。當時,亞洲金融風暴已令香港的樓市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已由牛市變成熊市,但政府仍堅持八萬五的每年建屋目標不變,結果跌勢一發不可收拾,樓價先後跌了七成,跌勢持續了六年,大量小業主變成了負資產,社會失去了消費意欲與投資能力,通縮的惡性循環令經濟久久沒法跳出困境。希望梁振英政府不要重蹈覆轍。
 
其實,眼前的形勢遠比亞洲金融風暴年代惡劣。當年,受影響的主要是中國以外的亞太地區,中國的經濟卻依然動力十足,對香港多少有點裨益。但今次卻遇著中國的經濟開始出現下行的壓力,而歐洲與日本更是一池死水,QE了這麼久都未見有復甦跡象。即使是最有苗頭的美國,現在亦開始擔心,未必可以獨善其身。
 
以2016年頭半個月金融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的根基看來極之不穩固,小小波動就很快會產生蝴蝶效應,投資者已信心動搖,連原先形勢最好的美國,股市也一跌再跌。道瓊斯指數已跌破一萬六千點。市場瀰漫著一片悲觀情緒。
 
美國的經濟好轉,原先就是靠QE的偉哥效應換來的,基礎並不鞏固。若然股市下跌,很容易產生負面的連鎖反應。美國的企業大都已面向全球,當全球的經濟受惠於美元充斥時,這些企業就能盈利。但現在美元開始回流美國,世界將轉向不景,美國企業亦很難維持原有的盈利水平,股價下跌在所難免。
 
現在看來,聯儲局真是不應該加息。把美元引回美國有甚麼好呢?美國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美元。美元是國際貨幣,流回美國只會凸顯一國發行太多貨幣的弊端,令美國經濟百病叢生。
 
以現時全球股市的表現來看,聰明錢已預期世界的經濟要走下坡。現時油價已跌破30美元一桶,這是否意味著世界可能要走向通縮?在這種大環境下,香港的樓市真是易跌難升。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嚴格來說並非真正領先市場,它只是比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樓價指數領先罷了。上周五發表的指數,所反映的其實只是去年12月21日至27日的市況,還未反映今年初全球股市大跌的悲觀情緒。因此可以預期,隨後公布的指數,跌幅將會進一步擴大。政府應及時根據新的形勢修訂抑市策略,出手太遲會錯失時機。因為,一旦市場出現非理性恐懼,局勢就不易扭轉。
(轉載自2016年1月19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