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宜沉迷股票投資

昨文指出,年輕人作點股票投資,以免自己的積蓄不斷被QE侵蝕,乃正常的自保行為,無需有負罪感。然而,我卻不太贊成,年輕人過早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股票投資。
 
據聞,城中有個名人,在談及如何教育子女的時候,竟以自幼就讓子女接觸股票投資為榮。他在子女升上初中的時候,就撥一筆買兩手滙豐的資金,讓子女嘗試在股市投資。子女可以自行選擇,買藍籌還是買仙股;子女亦可以自行把握賣出買入的時機。他說,子女開始作股票投資後,不再沉迷上網、打機,轉而關心時局變化與經濟動態。所以,投資雖然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對子女的成長卻帶來不少的裨益。
 
無疑,讓年輕人接觸一下股票投資,確能產生某些積極方面的效益。然而,年輕人過早沉迷股票投資亦可以產生不少負面效果,有需要及早予以警醒。
 
我不贊成選擇在牛市期間帶年輕人入市。因為在這段期間雞犬升天,很容易令年輕人誤以為,原來賺錢這麼容易,因而產生不勞而獲的心態。如果他們誤以為,只要賣出買入就能產生這麼多的價值,那就很容易對整個社會的運作也產生錯覺,影響他們在人生中的定位,茲事體大。
 
我見過有年輕人,把政府提供的讀大學貸款也拿去買股票,賺了一點錢就意氣風發,還自封為少年股神,將來想做巴菲特。將來做不做得成巴菲特天曉得,但如果因而荒廢了學業,就不值得。
 
再者,在股市賺錢絕不容易,我身邊的朋友,即使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亦不一定可以跑贏大市,普通人更是輸多贏少。大學生並無優勢。這些少年股神遲早折翼而返。屆時,讀書不成,還欠了政府一筆債,真是前景堪虞。
 
此外,我們這個社會,根本容不下亦不需要這麼多的巴菲特。所以想做巴菲特的人大都失敗,而且即使成功,亦不一定能為社會帶來太多的好處。
 
一個社會不需要太多的人從事金融投資,必須有更多的人在實體經濟上作貢獻。在股市中做買賣,只是一場零和遊戲,你賺到的是別人輸蝕的錢,不能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社會上必須有從事實際營運的公司,才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商品與更高質素的服務,我們的生活才可以改善。如果社會上人人都從事股票買賣,不務正業,那這個社會的命運一定是可悲的。
 
因此,年輕人在從事股票買賣時,必須先從宏觀的角度了解一下股市在整個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才能正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知所行止。否則,就很容易對風險估計不足,導致個人與社會的重大損失。 
(轉載自2015年5月15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