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監控妨礙經驗知識積累

昨文介紹潘羅斯的企業成長理論時指出:我們在內地的一些競爭對手所採用的流程監控手段,會制約他們未來的發展。今天我想進一步演繹一下。
 
潘羅斯認為:企業的知識積累能力,決定企業有多大的發展。而知識則分為客觀知識與經驗知識。客觀知識獨立於個人與機構之「外」,可以透過書籍、圖像、語言等方式向任何人傳播。而經驗知識則屬於個人與有生命的機構的,它是必須透過參與活動才能獲得的。它不是活動中的體會,而是活動中引起的生命體內部的微妙變化。
 
活動中的體會,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用文字紀錄下來,然後加以傳播。這時它已變成了客觀知識。
 
近期,有很多公司為了趕時髦,紛紛成立知識管理部門。可惜他們連甚麼叫做知識都未搞清楚,焉談得上知識管理。他們所能夠做的只不過是數據儲存,資料整理,檔案分類吧了。如果這也算知識管理的話,這最多也只是客觀知識的管理。
 
客觀知識是可以供人類共享的,競爭對手如一旦獲得所需的資料,一樣可以學習知曉。但經驗知識則是個別生命體獨有的,不可以傳授的。
 
一個羽毛球運動員,他打羽毛球的日子久了,他的某一部分身體肌肉也會起變化,他的視判、腦斷與肢體回應之間的協調能力就會不斷提升。他所掌握的打羽毛球的知識,是不能靠言傳的。因為言傳只能改變腦的認知,卻沒法造成身體的變化。此之所以,樂理可以在課堂上教,但要拉小提琴必須回家練習。
 
科斯在他的“The nature of the firm”中指出,公司其實也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因此,公司也可以積累經驗知識。公司在接觸社會,服務客戶的時間,就會不斷作內部調整,以適應外部的環境變化。公司內部的人員可能要不斷走位,建立新的合作默契與回應模式。這時,公司的經驗知識就會不斷增加。
 
我們內地的競爭對手,大部分只知道有客觀知識,不知道何謂經驗知識,所以才會制定種種措施,妨礙自己積累經驗知識。他們的企業增長模式還停留在工業生產年代。他們把對客戶的服務進行精細分工,嚴格控制流程,以維持標準化的服務質素。其結果是他們局限了自己的經驗,來來去去都只有一套操作模式。
 
他們這套系統,防錯功能很強,學習功能很弱,沒有機會犯錯,就沒有機會從錯誤中學習。長此下去,他們的企業發展就會停頓,受制於他們之前曾經成功過的、自以為卓越的模式。
 
中原行無為而治,員工有較多的機會試錯。雖然有時會導致公司損失,但卻增加了中原積累經驗知識的能力。按潘羅斯的說法,一間機構的內部組織模式與營運系統,決定了他向外發展的潛能。 
(轉載自2013年11月15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