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 » 主頁 » 樓市漫談

其他有關樓市漫談的內容:

樓市漫談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遇水搭橋 炒家賺錢總有法

 「10 years challenge(10年挑戰)」是近日社交媒體上流行的新玩意,由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掀起,上載自己10年前後的對比圖,看看容貌的變化,結果引來一眾用戶紛紛倣效。在鋪天蓋地的對比圖當中,有些人的變化很大,而有些人的容貌則如「凍齡」,一點變化也沒有。然而,筆者認為活動的深層意義,不是在容貌之間,而是檢討自己無論在工作、性格、行為或能力有沒有變化,有沒有進步,方對得起人生中寶貴的10年光景。

炒家從不消失 僅改變手法

所謂「人生有多少個10年」,筆者從事地產市場超過30年,見證了本港樓市多番的起起跌跌,也認識了無數活躍於房地產市場的炒家,見識了他們如何在樓市的高低跌宕中遇水搭橋,因應不同的市場環境而改變獲利方式。在政府2010年推出第一隻辣招「額外印花稅(SSD)之前,房地產的炒賣活動非常暢旺,「摸貨」、短期持貨獲利的情況十分常見,引致樓價飛升,社會的不滿聲音也此起彼落。為了遏抑樓價,政府推出SSD打擊炒賣活動,及後亦陸續推出更多辣招,令原本熾熱的市場成交日漸減少。這些措施看似十分奏效,以往活躍於房地產市場的炒家似乎都「退隱江湖」,消失不見。然而事實是否如此呢?

聰明的讀者當然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精明的炒家當然會另覓圖利的方法。事實上,作為一個炒家,只要有利可圖,並非一定要短炒,而是可以將炒賣的時間延長,直至獲利為止。房地產市場的炒家非常靈活,無論是住宅、工廈劏細、商舖分間、車位、收購舊樓及地皮等,只要是有利可圖,都可以炒賣。所以,炒家從來不會消失,只是轉換其獲利的方法而已。

地少人多 高樓價癥結所在

地少人多一直是香港樓價一直高企的癥結所在,供應不足,令房地產的需求及活躍的程度絕對優勝於任何國家,因此本港樓價多年來都是反覆上升。就是這樣的優勢及特色,支撐樓價硬淨難大跌。正如本港樓市自去年年中開始,受到因為中美貿易戰、息口、以及政府的「娥六招」等利淡因素而應聲倒地,至今樓價累積的跌幅已有一成。不過隨着最近中美貿易戰的談判過程順利、股票市場開始回穩、加息機會減少等利好因素,加上部分業主調低放盤價格,以及發展商以優惠價格推盤,驅使買家開始入市,令市場氣氛呈現180度轉變,在農曆新年前更爆發「小陽春」,不論一二手的買賣交投都明顯熾熱起來。由此可見,本港樓市雖會偶有調整,也很快就重拾升軌,正是如此穩定、高獲利比例的房地產市場,令炒家愛不釋手,難以杜絕。

【刊於2019年2月1日文匯報專欄】

相關標籤 :
廖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