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的是怎樣的一盤棋?
他的大而美方案,其實削減了不少美國基層的福利。如果這個時候,美國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基層的生活就會失去保障,人民一定怨聲載道,總統將面目無光。由於美國政府無力為人民提供免費午餐,唯有借經濟增長來有機地改善人民的生活。
為此,特朗普已不惜為富人與大企業減稅,希望有錢人與大企業能有更多的積累,去作更多的投資。特朗普認為靠經濟增長帶來的民生改善,質素高過政府增派福利。因此,爭取經濟有好的增長,是他施政取得成效的主要保障。
然而,今年首季美國經濟卻出現負增長,季比已修訂為‑0.5%。企業如果沒法盈利,那政府減稅也可能無濟於事,只有減息才能惠及沒有錢賺的企業。此外,負債纍纍的美國政府與人民亦一樣可以分到一杯羹。可是,鮑威爾卻以關稅可能引致通脹而一再拒絕減息。
於特朗普而言,通脹根本不是大問題。由經濟增長帶來的民生改善,天生就是與通脹同行的。特朗普早已作好部署。首先,他已放寬環保要求,令美國的頁岩油可以大量開採。繼而他準備放寬對俄羅斯與伊朗的制裁,令這兩個產油大國的廉價能源可以行銷全世界。能源價格是通脹的主要組成部分,油價下跌後,通脹很難長期在社會上肆虐。
此外,美國政府已準備好不擇手段掠奪別國資源,不只欺負巴拿馬與烏克蘭等發展中國家,連相對發達的、與美國關係友好的加拿大與丹麥也不放過。只要能夠以低成本的方式,半買半搶地要這些國家為美國提供資源,美國的通脹就很容易控制得住,不一定獨沽一味靠加息。
況且,即將導致美國通脹的因素是輸入性的——因增徵關稅令入口產品價格上升。因此,加息對解決這類通脹是起不了作用的;再者,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既有權加關稅,亦可以減關稅。特朗普在處理關稅問題的策略,就是先加後減。加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有得減。加了之後,日後就可以拿來作談判的籌碼。將來,他就可以對鮑威爾說,全靠我調低了關稅,美國的通脹才得以舒緩。
(轉載自 am730 C觀點 2025年7月21日)
資料來源: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