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觸摸美息走向

特朗普的目標很清晰,就是想利用低息環境去推動他的經濟政策。因此,即使在美國就業數據仍表現不差的時候,他依然會向聯儲局施壓,要求聯儲局減息。鮑威爾不從,他就辱罵鮑威爾不懂經濟,應向他取經。他威嚇鮑威爾,若不加快行動,他會另找新人來擔任聯儲局主席。

特朗普雖然無權撤換聯儲局主席,但鮑威爾餘下的任期不足一年(至明年5月)。屆時,特朗普就會物色一個聽命於他的人來接替鮑威爾。他甚至可以提前公布人選,並叫這個人在上任前就鮑威爾的決定說三道四。當金融界知道這個人的看法遲早會主導聯儲局的行為,而鮑威爾的影響遲早會淡出時,金融界當然更著重即將上任的主席看法,並及早予以配合。特朗普遲早如願以償。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息的大方向是走低的。據經合組織(OECD)的最新預測,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放緩至1.6%。為了誘發經濟的動力,特朗普一定想把利率調低至經濟增長率之下才心息。以現時聯邦基金利率仍達4.25%的水平計,那豈不是要減息2.75%,才能達至這個目標?

不過,這樣粗暴地去干預市場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實是未知之數。原因是金融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並不看好,穆迪剛降低了美國的主權評級,各國央行亦有減持美債的傾向。如果美債有被沽售的壓力,美債的價格就會下跌,美債的孳息率就會上升。

這樣的情況近期市場上已經出現。特朗普等不及鮑威爾行動,已令財長貝森特採取行動,在市場上回購國債,以平抑孳息率上升。

這種動作只能收一時之效,長遠反有破壞作用,原因是美國財政部本身債務不輕,哪有這麼多的錢去頂住美債的價格?變成這頭是買入國債,那頭又要設法賣多一些國債出去,令政府發債的需要進一步上升,問題其實並沒有得到解決。這類的操作本該由聯儲局去做,現在由財政部赤膊上陣,分分鐘導致世人對美債更失去信心,美債的沽售壓力只會更大。今後美息的走向,視乎特朗普能否穩住大局。如果調節成功,美國經濟可能復甦;但若果調節失控,美息就會不跌反升,以後美國就「手尾長」。

 

 

(轉載自 am730  C觀點  2025年6月11日)

資料來源: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