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手私宅登記回軟三成 錄1,545宗 本月料續整固 關稅戰可談 後市趨樂觀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受推盤節奏及四月初關稅戰一度惡化及股市大跌影響,一手新盤買賣登記出現回氣,料五月份整固後,後市將乘近日關稅戰有轉機等好消息而穩步回暖。綜合土地註冊處數據,2025年四月全港共錄得1,545宗一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較三月的2,166宗減少29%,為連升兩個月後回落,但仍為近5個月次高。四月份登記總值亦相應減少17%,錄得134.15億元,同屬近5個月次多。

按地區劃分,今年四月份全港三區新盤登記量錄得全線下跌,當中以港島區跌幅最嚴峻,達近七成,主因前月有新盤登記帶動基數較高,而月內則以餘貨登記為主,結果導致四月份港島區一手私宅登記量按月急挫67%,只錄得143宗。至於,期內的買賣登記總值也相應大減38%,只得31.49億元。

九龍區方面,三月及四月份均非新盤主場,大部分以餘貨盤登記為主,未有突出表現。總結四月份,九龍區內最多的登記為何文田瑜一,但亦只有48宗而已,其次為九龍灣泰峰的40宗,結果四月份九龍區一手私宅登記只錄得416宗,較前月的580宗回落28%;而月內涉及登記金額也減少10%,只有44.89億元,錄得量值齊跌。

至於新界區表現則繼續支撐大市,買賣登記量仍有接近千宗水平,期內以大埔及元朗一帶新盤領軍,繼續成為表現最佳的地區。四月份整月,新界區一手私宅買賣登記共錄得986宗,較三月的1,150宗減少14%,為跌幅最少的分區。至於月內新界區買賣登記金額也微跌4%,涉資57.77億元,跌幅明顯較登記量輕微,主因期內新盤均價按月略有提高。

按樓盤分類(見表二),大埔上然1期於四月錄得334宗登記,成為登記量最多的一手項目,登記總值達16.41億元,平均每宗涉約491萬元;其次為元朗YOHO WEST PARKSIDE上然2期,各錄192宗及90宗。至於排行榜內上月平均每宗買賣成交價最高者為日出康城LP10的5,410萬元;而屯門意嵐的371萬元則為較低平均價者。

五月登記量料橫行徘徊再待突破

展望五月份,陳海潮指出,雖然反映實際市況的四月下旬及五月上旬有較多節慶假期,除登記日數較少外,市況亦趨淡,不過,期內亦不乏有新界東大型新盤開售,並連續3批均取得沽清的佳績,故雖期間全新盤不多,惟仍可帶動五月份登記量力保千五宗水平。觀察本月截至11日為止,一手私宅買賣登記已達244宗,而本月首11日即市一手買賣也有逾730宗,因此估計整個五月份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最終可達約1,500宗,與四月份的1,545宗基本持平橫行,料只微跌約3%。至於後市料隨近日中美就關稅戰談判建立磋商機制,及未來息口趨降等好消息而有向上突破的機會。

發稿:利嘉閣地產資料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