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任由樓價下滑 拖港後腿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在香港,房地產一直都是很多人喜歡購買的資產,有自住需要的人,只要能夠計算好自己的負擔能力,在任何時間置業都不會有大損失,樓價上落只是有心理影響的數字遊戲,反而租住物業,每月「幫業主供樓」,沒有累積財富,這才是實質影響。至於置業作長線投資,以往觀念是收租可抵消供款,只要付出部分首期,10年或20年後,租金收入已完全可助你供樓,直至還清按揭。物業不但變成有現金價值的資產,更可繼續提供收入。

可惜的是,這幾年受到社會運動及新冠疫情拖累,經濟脆弱,再加上這兩年息口高企,供樓成本增加,縱使樓價已由高位回落約兩成半,但由於未見到有支持,所以不少人對房地產信心動搖。

樓市經過兩年多下跌後,資產蒸發持續出現,「負財富效應」牢牢拖着香港後腿,經濟前路舉步維艱。所以,大家都希望今年會有轉機。不過,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美國接連暴力加息後,數據顯示經濟仍非常理想,反而通脹則仍高企,令減息預期要進一步延後,市場人士估計,最快都要到今年中或之後才有機會出現。

至於政府的樓市措施,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只是優化部分辣招,激活樓市力度不足,成效未顯,所以今次大部分市民都期待政府可以盡快撤銷辣招。但觀乎今次《財政預算案》,縱使政商界都強烈呼籲「撤辣」,政府直至近日仍沒有在「減辣」方面透露任何口風。若政府沒把握今次機會,果斷地「減辣」甚或「撤辣」,筆者估計今年樓價仍有下調壓力,最差的情况下,全年樓價更有機會再下跌一成或以上。

 

【刊於2024年2月26日《明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