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有滲水問題該如何處理?

新居出現漏水問題,絕對是業主及住客的惡夢。假如你的單位發生滲水的情況,不用慌張。本文將一步步教你如何找出漏水源頭及後續的處理步驟,助你解決漏水的困擾!

處理滲漏問題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找出漏水源頭

當你發現新居出現漏水問題時,首先應該盡快進行檢查並找出源頭。常見的滲水原因包括樓上、毗鄰或本身單位的排水管/供水管漏水、樓板防水層或浴缸封邊欠妥或殘損,或者污水、雨水經由大廈天台/平台/露台/外牆/窗戶滲入。想找出源頭,你可自行根據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衛生署聯合辦事處(滲水辦)建議的「自行勘測滲水簡易方法」進行測試。假如仍未能找出漏水源頭,應盡快向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尋求協助,找出滲水源頭或原因。

第二步:聯繫管理公司或業主

若果漏水問題源自自己單位,你應聯絡專業人士迅速加以修理。一旦你確定滲水源於樓上滴水或大廈外牆滲水,而非自己單位的問題,應該立即聯繫及報告大廈管理處。基本上,他們有責任維修及管理樓宇,因此除了需要處理維修大廈的外牆部分,亦可請由他們出面,與樓上或毗鄰漏水的單位協商,處理滲水的情況。

第三步:聯絡滲水辦處理

如果無法與鄰居取得共識處理漏水問題,你可致電「1823」向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聯合辦事處(俗稱「滲水辦」)求助。根據工作程序,滲水辦會先就投訴作初步調查,然後再決定是否檢控,或者將個案轉介予屋宇署或水務署處理。

滲水辦工作程序:

  1. 收到投訴後的6個工作天內,滲水辦會聯絡投訴人安排現場視察
  2. 滲水辦派員到被投訴的單位,確定滲水源頭
  3. 若被投訴的單位拒絕讓滲水辦職員進屋,滲水辦有權向法庭申請手令強制入屋
  4. 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投訴人
  5. 若未能在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滲水辦會以書面通知投訴人調查進展
  6. 若滲水構成衞生妨擾,滲水辦最高可向構成衞生妨擾的滲水源頭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7. 若滲水是輕微或間歇性,而調查未能找出源頭,政府的介入行動便會終止

第四步:處理賠償責任

當漏水源於自己單位,維修費用一般業主承擔。若因大廈外牆滲水造成困擾,管理處有責任檢查和負擔修葺的費用。但如果樓上漏水,樓下應如何要求賠償?當確定樓上漏水,該單位業主有需要向苦主賠償,包括維修費用、聘請專家的費用、滴水導致單位物件毁壞賠償、租金收入損失或租住酒店的額外住宿費用等等。假如樓上單位拒絕作出賠償,滲水辦有機會界入幫忙處理,追討罰款。投訴人亦同時可考慮聘請第三方專業人士,以儀器證明漏水源頭,進而採取法律行動以追討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