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條件要求買中國產品的國家都用人民幣支付嗎?

阿根廷經濟部長馬薩4月26日宣布,阿根廷將停止用美元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改為用人民幣結算。有人說,這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又一項成就。

其實,中國作為出口國,當然可以要求外國在購買中國產品時用人民幣來支付。只要國際市場上有公開合法的人民幣兌換途徑就可以了。如果還有人民幣期貨市場就更加方便。

人民幣是否已走向國際化的更重要標誌,是世上有愈來愈多的國家在出口自己國家的產品時願意接受用人民幣來結算,而不只是中國願意接受。人民幣想成為一種國際貨幣,必須有雙向的流通能力。可惜,至今為止,即使是與中國友好的國家,亦大多都只同意用人民幣來買中國貨,而不接受中國全部用人民幣來買他們國家的產品。

亦難怪這些國家會這樣做,原因是人民幣的國際流通能力的確仍不及美元及歐元,甚至與英鎊也有一定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即是中國自己,也不敢要求所有買中國產品的國家都用人民幣來支付。因此,在現階段,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不宜操之過急,只宜順着世情的轉變循序漸進。

人民幣雖不會一下子就可以成為國際全面流通的貨幣,但發展的勢頭相當好。因為中國是世上最大的出口國。全球190多個國家之中,有140個以中國為主要貿易夥伴。中國的產品性價比高,別處買不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有條件,有選擇性地,要求其中一部分與中國有貿易關係的國家,以人民幣作支付結算。

以阿根廷為例,他們可以透過向中國出口原材料與農產品,賺中國的人民幣,然後用人民幣去買中國的產品。如果他們與中國的貿易有逆差,賺到的人民幣不夠多,那他們就只好用手上的外滙,去人民幣離岸中心兌換人民幣作補充。

此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金融機構,亦可以借人民幣給阿根廷的入口商去買中國產品。只要人民幣的借貸渠道暢通,以人民幣作支付要求就不難落實,並且可以發展得愈來愈普及。

不過,現時離岸人民幣的存量與流量卻有限,加上配備的金融工具亦不足夠,不足以支持所有需要從中國進口商品與服務的國家都用人民幣來支付。所以人民幣國際化只能逐步推行,不可以一步到位。

此外,中國政府亦可能擔心,若然一下子要求所有買中國產品的國家都用人民幣支付的話,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需求就會暴增,其滙價就會上升得太快。這樣,足以損害外國購買中國產品的能力,拖慢中國的經濟發展。

(轉載自 am730  C觀點  2023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