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進出口數字明顯改善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3月份,內地的進出口總值達5,249.9億美元,按年升7.4%,出口結束五個月連跌,升14.8%至3,155億美元,表現遠好於市場預期的下跌7.1%;進口則跌1.4%,至2,274億美元。貿易順差881.9億美元。

有人說,進口下跌不是好現象,反映中國的內需不足,仍在萎縮。不過,若要看中國的內需,宜用人民幣來衡量中國的進口可能更為恰當。因為近期美元匯價波動,而人民幣則相對穩定,而且通脹低至0.7%。

若果以人民幣計價,3月份中國的進口不是下跌1.4%,而是上升6.1%。顯示中國人在這段期間花費在增加,得不出內需在萎縮的感覺。若出口也用人民幣計,升幅更高達23.4%。用人民幣計價,雖不能反映中國的外匯收入的升跌,卻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國製造業的收益與經營狀況。

由於中國的出口,之前曾出現五連跌,市場上有人擔心,這是反映美國的制裁與切割政策已開始起作用。往後,發達國家將盡量減少從中國進口,改為向越南、印尼、墨西哥、土耳其等國家進口。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將逐漸被其他發展中國家取代。

如果這樣的趨勢一旦出現,很大機會是持續性的,不會輕易扭轉。但3月份中國的出口能出現這麼急速的反彈,顯示之前的五連跌應該不似是結構性的,而更可能是防疫政策所導致的。所以防疫政策一改變,生產就可以復常,出口就恢復增長。

據內地的廠家朋友反映,疫情期間,他們的確曾因疫防疫需要而停產,沒法準時交貨,得失了一些海外買家。有些買家因而轉向別的地方入貨,但他們在別處的體驗並不良好。所以一見中國可以恢復正常生產,他們又立即返轉頭幫襯中國。

只是中國現時亦不是甚麼單都搶着接,而是有所選擇。中國現時想做的單,不只是價錢要好,而且要知識含量高,環境破壞少。所以才有些單會漏出去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做。如果中國肯以同樣的價錢接這些單,中國是不難把這些單搶回來的。

此外,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雖然不斷擴大制裁中國的範圍,但中國卻不斷有新產品作突破,令美國防不勝防。美國的經濟學者已一再提醒政府,對中國的很多制裁是會有反效果的。美國的相關商人可能因而做少了生意,而美國的消費者亦可能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令美國的高通脹揮之不去。最後,只能靠聯儲局加高息去強壓,導致金融系統也陷入危機,往後「手尾長」。

西方的傳媒說,單是3月份的數字改善,不代表勢頭一定可以持續。不過,依我看,如果中國的出口有能力扭轉五連跌,而且反彈的力度那麼強的話,就應該可以持續多一點的時間,不會只反彈一個月這麼短暫,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轉載自 am730  C觀點  2023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