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規模渡難關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目前香港人口大約有 750 萬 ,由於新婚人士並不喜歡生兒育女,使到香港的人口增長緩慢,而香港人的平均壽命亦是世界最長壽的,造成人口老化的問題不斷加劇。

自香港回歸中國以來,香港與內地無論在工作及生活上都漸漸地融合,對於香港人絕對是一種契機,最基本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當然,也要面對更大的競爭。

九七年回歸之後,香港剛巧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及當年政府推出的八萬五房屋供應政策,加上在零三年沙士的襲擊,全港經濟及樓價下跌,使港人的財富蒸發及資產價值下滑。

為了幫助香港經濟盡快復原,沙士之後推出自由行計劃,務求令香港在旅遊、零售及飲食行業等消費增加,刺激經濟,這項措施確實讓香港的經濟急速起飛,各行各業都受惠。

內地遊客人數大減
不過,有關措施亦引發出另一問題,就是將貧富懸殊距離拉闊,樓價上升到一般市民難以置業,相信也是引發今次社會運動的原因之一。

現時的社會運動已令到各行各業陷入蕭條,香港在近十多年間,需要靠眾多內地消費者的支持,才能應付發展至今規模龐大的生意成本;但今次事件,相信令內地居民短期到港的數目大減,所以筆者認為在生意不足以支持現有規模下,各行各業,包括地產代理在規模上都需要重新檢討,縮減到能夠配合規模與生意的掛鈎,力爭可以渡過目前的難關。

簡單而言,就是面對現實的收縮:作為老闆的一方,就是留得青山在,當局勢回穩之後,就可以重新發展;打工仔方面,因為規模收縮,就會造成失業率的增加,這些現實的問題,大家確實需要面對。

【刊於2019年10月3日 大公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