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 不了解中國

繼5月穆迪之後,評級機構標普日前亦調低了中國的長期信貸主權評級,由AA-降至A+;但評級展望卻由負面轉為穩定。
 
西方的評級機構很多,比較知名的有標普、穆迪與惠譽。但自從金融海嘯之後,世人已對評級機構的觀察能力失去信心,因為他們中沒有一個對金融海嘯有預感,都予金融海嘯的美國最高級別的主權評級,真是「信他死」。
 
這些評級機構,過去只習慣用西方的標準看西方的情況;自從中國冒起之後,要與中國打交道的西方機構多了,他們才開始因市場的需要為中國作評級。然而,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與西方差別很大,而且自身亦仍在不斷演變,評級機構根本看不透,他們原有的西方標準根本不適用。以今次降低中國的評級為例,很多市場人士都認為不合時宜,明顯錯判。
 
現實是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近期已有改善,經濟增長速度亦由6.5%回升至6.9%;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亦穩步回升至6.5水平,不似之前那樣,擔心連7也守不住。如果評級機構是在去年下半年調低中國的評級,人們或許還會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滯後到今天才行動,真是不知所謂,甚至可以說是自暴其醜。
 
西方的評級機構之所以會錯讀中國,是因為中國並非一個以私人企業為主導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是一個仍保留相當社會主義特色卻行市場經濟的混合體。平時,企業之間,包括國企,都得進行市場競爭,要做得好,受顧客歡迎,才有機會賺錢;但一出現危機,國家就會出手,用行政手段進行調控,當中國政府要去產能與去槓桿時,往往可以比西方社會更快取得成效。
 
西方社會要去產能,企業間得先鬥個你死我活,消耗了很多資源之後,才有部分企業被淘汰,產能才能下降。但大陸很多企業都是國家、或是國家可以間接控制的,中國政府可以下令減產、合併,以至關閉,以短痛代長痛。所以經過去年一連串的整頓後,產能很快下降,原材料的價格很快回升,剩下來的公司又再錄得可觀的盈利。
 
此外,中國在處理債務時,手法亦有別於西方。西方之前擔心的債務違約,並沒有在中國大量出現。原因是欠債較多的往往是國企(民企不容易借到錢,能借到的一定有抵押,所以很安全),而銀行也是國家的,無論哪方損失都是國家的損失,對國家都是一樣的。結果當然是叫銀行來承擔多一些,以免國企違約或破產,釀成社會事件,對國家造成更壞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只好為國企進行債務重整,或把債轉成股票後,賣給同業,在去槓桿的同時,還可以去產能。
 
此之所以,中國的債務違約並沒有大量出現,經濟亦沒有如西方之前所預期的急轉直下,反而在經過一定的整頓後漸見起色。以中國政府近期不斷收緊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來看,中國政府自己已恢復對經濟的信心,因為房地產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如果中國政府對經濟前景還未能完全放心的話,他是不會對房地產採取這麼嚴厲的遏抑政策的。
(轉載自am730C觀點2017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