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何此刻閱兵

相傳凱撒大帝與埃及結盟時,曾前後在開羅與羅馬搞了兩次盛大的閱兵儀式,以振軍威。目的在於懾服自己的政治競爭對手——埃及的托勒密十三世與羅馬的元老院貴族。可見閱兵這玩意歷史上早已存在,並非近代才出現的。
 
西方的大城市,很多都建有羅馬式的凱旋門,其功能就是讓勝利歸來的士兵,列陣在門下操過,是為閱兵的一個重要儀式。建造凱旋門的代價不菲,反映西方曾一度對閱兵亦相當重視。
 
不過,近年西方即使有閱兵,規模亦不大,而且還盡量減低軍事活動的意味,弄得有點像嘉年華會,以配合和平年代的社會氣氛。他們甚少借閱兵展示最新武器,因為現代軍隊的實力已不容易純靠閱兵的方式展示。
 
美國耀武揚威的方法更實際,是自告奮勇擔當世界警察的職責,可以不時找出一些邪惡國家去教訓一下,作為自己最新武器的試驗場。美國武器的實際威力,世人在電視機前看新聞時都已見識過。
 
美國的航空母艦,載着最新的大殺傷力武器,全球四處巡遊。每到一處就搞開放日,讓當地人上艦參觀,有專人講解武器的性能。北京的閱兵,幾年才搞一次,而美國的軍事路演卻天天都在搞。
 
美國債台高築,仍願意花這麼多錢搞軍事路演,原因是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方法。當其他國家的人民看過美國的先進武器後,自然不敢與美國開戰了。中國的廣場閱兵,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初級版吧了。
 
不過,按中國的傳統智慧,若是國家真有實力,自然四方來朝,主動進貢,只要名義上賜封一個虛銜,就可以突顯天威。這些真實力,最好在經濟與文化上展現;至於軍事實力,屬「國之利器」,在一般情況下,「不可示人」。一旦真的遇到較大的矛盾衝突,亦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始終是「不祥之器」,可以殺人。老子說:「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中國要和平崛起,閱兵只宜偶一為之。
 
不過,正如凱撒大帝閱兵,目的主要在安內,而非在於懾服外敵;習近平今次閱兵,看來亦是想同時解決內部問題,而非完全對外。
 
胡錦濤上台的時候,由於未能第一時間兼任軍委會主席,使人覺得未能完全掌權,以至在施政的時候阻力重重。現在習近平上台,他所遇到的問題比上兩任都嚴峻,需要大力改革的逼切性更強,極需要得到全黨的積極配合。因此,他不容黨內有人對他掌控的權力有絲毫的懷疑。而透過首次在抗戰紀念日閱兵,正好顯示他已完全掌有調配三軍的能力。連損害軍方利益的裁軍30萬,也可得心應手地作出。今後各方官僚系統,對他的政令一定不敢造次。這也許是北京今次閱兵的一項重要考慮。
(轉載自2015年9月7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