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收租意欲下降 純粹剛需難維樓價

自從政府推出辣招而美國又醞釀退市之後,市場人士大都轉軚看淡樓市。然而,香港的樓價卻依然高據不下,未出現大幅調整。有人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供應依然短缺,故純粹剛性需求已足以維持樓價。我不認同這種看法。
 
其實,現時的樓價早已與普通市民的購買力脫節,市場上的有效剛需非常有限,之前之所以仍有一定的用家入市,是因為樓價仍在上升,如果今天不買,明天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這種環境逼使用家不得不把最後一分購買力也用在買樓置業上。但現在樓價雖未有大跌,但已有超過半年未能突破年初的高位,需要盡快入市的壓力已不存在,用家可以暫且租樓,等形勢明朗一點後再算。
 
樓宇是一種投資性的商品,非消耗性的商品。消耗性的商品,只要今天買得起,今天就會有買來享用的衝動,不必理會明天會變成甚麼價錢。但樓是不會一下子消耗掉的,買了下來之後就得持有它一般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即使是用家,也會關注未來樓價的趨勢。如果樓價明顯趨跌,有剛需的用家也不會入市,以免招至虧損。如果遲買會便宜一些,用家也會觀望,令剛需的作用無從發揮。
 
至於投資者,他們當然要計算投資回報。這種回報,並非單指租金回報,更重要的是看資產升值的能力。香港的租金回報率只有兩至三厘,樓價跌10%就可以抵消四、五年的租金收入。此之所以,樓價看升時,就多人喜歡買樓收租;樓價下跌時,高一點的租金回報率也沒法吸引投資者。
 
現時美國雖未正式退市,但退市的市場效應已開始出現,債息已開始從低位回升,連同存款利率也開始上升。如果肯以人民幣方式存放在內地銀行,六個月的大額存款利率已超過三厘,比買樓收租還要吸引。
 
買樓收租很煩,要找租客,要付佣金,要維修,要交稅,有時還會空置,真正的回報率可能兩厘也不及。再者,美息還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令投資者對租金回報有更高的期望。如果這種期望不能靠租金上升來達至,那就惟有靠樓價回落去完成。
 
自從政府向買樓收租的人徵收超高印花稅之後,二手市場上已鮮有碰到買樓收租的投資者。幸好已經買了樓正在收租的投資者,暫時仍未見急於減持,市場才大體穩定。
 
投資者不願減持的原因,是現時賣樓會受政府的辣招拖累,賣不到真正市價。加上賣出後要補回的成本相當大,如果樓價調整的幅度不足兩成,補回也沒有着數。因此,當現有投資者也決定減持時,代表他們預期樓價將不只跌兩成。
(轉載自2013年10月3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