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膠袋不如少購物

自兩年前開始,超市購物要徵收膠袋費以來,香港人的環保意識已有所提高。去超市購物的人已大多自備環保袋,忘記帶的時候,心裡會有內疚的感覺。我曾在超市門口碰到一位朋友,他剛購物出來,手裡拿著超市的膠袋,我下意識地看了一眼,他就第一時間向我解釋,為何沒有用環保袋。這反映用膠袋不環保的意識已深入民心。
 
要改變人的意識並不容易,要改變人的習慣就更困難。就我所見,今次應是香港人改習慣改得最快的一次;兩年裡就養成了購物不用膠袋的習慣,真是難能可貴。現時,香港人即使不是去超市購物,也會主動不要膠袋。很多店員,見客人買的東西不多,用手拿也沒有困難的時候,都會問一句,要不要膠袋。而回答不需要的客人比例,正日漸增加。這種轉變,是剛開始推膠袋徵費時,大家意想不到的。
 
政府見首階段推行少用膠袋的計劃有成,打算把計劃擴大至超市以外的一般商店。由於納入新計劃的商戶,九成為小商戶,數目有六萬間,難如超市或大型連鎖店那樣有系統的紀錄,如果申報兼審查,行政費用得不償失。因此,政府建議,當計劃全面推行後,商戶徵得的膠袋費無需搬歸庫房,連超市也一併豁免。
 
有議員批評政府擺明係懶,明益大財團;以超市及大型連鎖店每年仍派5,100萬個膠袋計,每個收五毫,成本只兩毫,淨賺三毫,每年可以增收1,500萬元。
不過,我們的議員似乎不太會計數,因為若果說政府借搞環保幫大財團賺錢,第一階段的計劃其實賺得更多。自計劃開始以來,超市與大型連鎖店派出的膠袋少了九成,至每年5,100萬個。即是說派少了4億5,900萬個,如果成本兩毫子一個,財團可以減少支出9,180萬元,遠比議員計出來的多。
 
政府說︰「市民唔想啲錢落商戶袋,最簡單都係拎少個膠袋。」其實「拎少個袋」一樣會益商戶,商戶可以省回買膠袋的成本。但這樣斤斤計較有甚麼意思呢?既然目的是為了搞環保,那就應先看是否會益地球,是否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不應因噎廢食。
 
其實,世上不是沒有既環保又不會益大財團的方法,就是推動市民少購物,而不是少用膠袋。膠袋不環保,但膠袋裡的東西可能更不環保。地球環境的污染源頭,是人類的過度消費。都市人每年購買的東西,起碼有三分一是可以不買的。
 
不過我們的政客大都是民粹主義者,他們著眼的都是市民的眼前利益,很難期望他們會號召市民減少購物。因為這不但損害商界的利益,亦要全體市民付出代價,一齊來過物質水平低一點的生活。議員會擔心,以這種方式去推環保會失選票。然而,人類若不肯改變消費習慣,搞其他環保運動都不容易有真正的效益。
(轉載自2011年5月20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