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阿拉伯局勢大亂

日本大地震及其後的核電廠危機,導致全球股市大跌;但若論影響的深遠,則未必及得上泛阿拉伯地區政局的新轉變。今次地震的損害,主要集中在日本,其衍生出來的禍害,不致會擴散全球;但泛阿拉伯地區的變局,至今未知結果,牽涉到全球的勢力平衡,與石油資源的支配權,其影響力應更為巨大。
 
人民的和平起義,在突尼斯與埃及,表面上已取得成功,但人民能否保住革命的成果,還有待觀察。過去,這兩國的獨裁政權,其實都是親美的,被人民視作背叛了伊斯蘭的教義。因此,無論將來由誰執政,都可能對美國有新的取態;美國對泛阿拉伯地區的影響力,無可避免會因而受到一定的削弱。
 
在利比亞,近期局勢出現了新的變化,親卡達菲的勢力似乎已重佔上風;一度被反對派佔據的城市,已逐一被卡達菲的軍隊奪回;只剩下班加西,估計也時日無多。
 
美方的情報人員對此早有預期,所以美國遲遲不肯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以免把與卡達菲的關係弄僵。相反,法國卻率先承認了反對派的政權,若卡達菲繼續當政,法國政府的處境將會十分尷尬。
 
西方一直對卡達菲的態度十分曖昧;最初視他為狂人,屬邪惡勢力;後來為了反恐,改視他為可借助的力量,把利比亞的劫機犯也放了;現在眼白白看著他以軍隊鎮壓反對派,卻把它解釋為部落之間的內訌,以便將來可再與利比亞修好。不過,今次卡特達看來已決心與西方反面,西方在中東又少了一隻棋子。
 
巴林的局面更加混亂。這個位於波斯灣的島國,人口只有60萬,但由於盛產石油,又位居戰略要津,美國在此設有海空軍基地。美伊戰爭能夠勝利,巴林基地的作用不少。現時為了制衡伊朗,美方極不想巴林也受茉莉花革命影響而變天。
 
然而,巴林的人民大部分都是什葉派,他們比較親同是什葉派的伊朗。可是,巴林的皇室卻是外來的遜尼派,本身就不受人民擁戴。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取得勝利之後,巴林的什葉派亦乘機起義。巴林的皇室軟硬兼施,但一樣控制不住場面,只好向同屬遜尼派的沙特阿拉伯的皇室求助,由沙特出兵覲皇。
 
引外國軍隊去鎮壓本國人民,乃政治上的大忌,很容易激起人民更強烈的回應;難保伊朗也乘機應起義民眾的邀請而出兵巴林。那國內矛盾就會演變成國際糾紛。若把沙特也拖了落水,後果就更加不堪設想。
 
泛阿拉伯地區是世界最大的產油區,西方一直希望透過政治與軍事力量掌控這個地區,以保障自己的能源供應。現在這個地區的伊斯蘭民族主義抬頭,將來未必肯大量開採石油,然後以低價賣給西方國家。因此,很有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石油危機,令世界經濟又再受到衝擊。投資者對此不可掉以輕心。
(轉載自2011年3月17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