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車廠命不久矣

美三大車廠──通用、福特、佳士拿,曾幾何時可謂是美國生產力強盛的象徵,美國人的驕傲;無論是設計、效能、產量與受歡迎的程度,都堪稱世界之冠。誰會想到,一場金融海嘯竟可以令三間車廠同時出現危機,若非政府肯出手打救,皆沒有條件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就我接觸的美國朋友而言,若果沒有與這三大車廠有甚麼利益關係,都不贊成用公帑去救這三大車廠。原因是他們認為這三大車廠,根本缺乏競爭力,而且沒有條件在現有的架構下進行有建設性的改革。即使政府肯出手打救,也只能助他們苟延殘喘,並不足以令他們重現生命力。
 
美國三大車廠的主要問題,是車廠的工會勢力過度龐大。他們以集體談判權不斷向車廠的管理層苛索,以至三大車廠要付給工人的工資,比日本在美設立的汽車廠高50%。當生產成本出現這麼大的差異的時候,即使三大車廠能在設計上追上潮流,質素上大量提升,在市場上也很難有競爭能力。
 
由此可見,賦予工會集體談判能力,短期裡的確可以為工人爭取到更好的報酬;但長遠卻會令工人過度依賴集體對抗的力量,而失去提升自己生產能力的自覺性。在這種情況下,工人日漸失去搵工跳槽的能力,只能寄望下次工會與資方談判時可爭取到更佳條件,這樣工人就可以少做工夫,多歎世界。美國三大車廠就是這樣走上末路的。
 
現在,美國上下大多數意見都不贊成救三大車廠,因為工會在這種情況下仍不肯作大幅度的讓步,大家覺得沒有理由要納稅人長期用公帑去津貼工會會員。這豈不是鼓勵更多的美國工人加入工會,那將來要破產的豈只是三大車廠,而可能是整個美國。
 
因此,美國國會雖然通過給三大車廠提供過渡性貸款,目的只是不想三大車廠一下子破產,在政府未安排好善後辦法之前,造成社會太大的震盪,並非表示政府已決定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三大車廠倒閉。
 
我認為最可行的方法,是趁三間車廠病,乘機要他們的命。讓他們先倒閉,後重組,這樣才可以撇下工會的包袱,以後輕裝前進。
 
政府可以先成立一個管理委員會,先接管車廠的營運權,讓車廠可以繼續運作。然後盤點車廠資產,把工廠的生產設備招標。中標者有權按新的條件重新招聘工人。原有的車廠工人,如願意接受新的聘用條件,可優先錄用。但中標者有權與工人作個別洽商,而不選擇與工會作集體談判。這樣,美國的汽車業才能恢復他的競爭力。
 
社會可以讓工會自由活動,他們可以動員工人與資方談判時堅守某條底線,但不可以強迫會員都這樣做,更不可強迫資方非請他們的會員不可。否則,他們最終只會害苦自己的會員。
(轉載自2008年12月23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