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計劃被迫延後

今年暑假尚聽到很多新畢業的大學生說,希望能在投資銀行找到一份工作。我問他們,為甚麼這麼想去投資銀行工作?他們說:這差不多已是大學生的共識──投資銀行願意付出的工資是各行各業中最高的,故最有挑選精英的能力,能加入投資銀行,本身已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可以傲視同群。
 
我問他們,知不知道在投資銀行工作很辛苦,經常工作至三更半夜?他們當然早有所聞,但他們亦聽過,若然在投資銀行做得出色,40多歲已有機會退休。原來,他們是為了早日退休而去工作的,這樣的精英真是沒有志氣!
 
我年輕的時候,真有志氣的同學,會渴望為國家效勞,為社會作貢獻;普通一點的,對工作也有一定的期盼,渴望能在工作崗位上一展所長,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們期盼的是工作的本身,而不是期盼可以早點不用工作。
 
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如果我們不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找到價值,那麼,我們只會是返工等放工,上班望放假,搵工想退休。這樣的生活實在沒有意思。
 
一個想工作20年就搵夠退休40年生活所需的人,除了要願意透支自己的青春外,還得不擇手段,不斷要求自己的道德操守向現實讓步。此之所以,投行的人都非常「搏殺」,非常「有橋」;他們構思出來的金融產品,十分複雜,但又極富幻想空間;他們著眼的是槓桿比例有多大,銷售對象有多寬,盈利報酬有多厚;至於這些產品是否會遺禍人間,那他們是不會花功夫去設想的。
 
或許,那些設計衍生工具的人,最初只是想市場上可以有多些產品供他們賺佣,賺管理費,沒有想到其後遺症足可以拖垮整個資本主義金融體系,令全球經濟出現大倒退。他們可能沒有想到,他們自己也會成為自己設計出來的金融工具的陪葬者,投資銀行竟比世界經濟還早一步出問題,這麼快就要退出歷史舞台。
 
現在,投資銀行要不是倒閉,就是要併入商業銀行,原先的營運模式勢將被立法管制,營運規模一定要大幅削減,即使不用被裁的員工,收入也一定及不上過去,40餘歲就可以退休的設想已經幻滅,只好期望自己份工還可以保得住。
 
他們尚且年輕,做多幾年亦屬應份,只是他們設計出來的產品,卻害到很多本來已安排好退休的人,生活也成了問題。看到那些把一生積蓄都買了雷曼迷你債券的老人家,心裡實在替他們難過。他們已失去工作能力,今後真不知道可如何度日。然而,將在今次金融風暴中受害的,何止買了雷曼迷你債券的一群。金融系統一旦失效,全球所有行業都可能因而陷入困境。大家都要有心理準備,自己的入息會大幅減少,可能要多工作幾年,才有條件講退休。
(轉載自2008年10月10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