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真值得 這麼高興嗎?

每有颱風襲港,我發覺大部分香港人都感到很興奮。學生慶幸功課可以不用交,測驗可以延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打機或追韓劇。上班的可以多一天有薪假期,可以約朋友打牌,唱K,或只是睡個痛快,以補充過度消耗的體力。做家庭主婦的,也難得一家人都可以一起吃飯,共聚天倫。這種心態與我五十年代來香港時很不一樣。
 
我當年在一間設在唐樓內的,只有四個班房的私立小學讀書。跟大部分學生一樣,我當然也不喜歡返學。當第一次知悉打風可以不用上學時,我也很興奮;但當我知道打風後,我身邊同學的處境時,我再也不敢興奮出來。
 
我比較幸運,父親工作的公司有為員工提供宿舍。地方雖然擠迫,一家六口都住在一間房間裡,但起碼是住「石屎樓」。我身邊不少同學是住在山邊的木屋區。每次打風,他們就要擔心屋頂可能會被風掀走,要趕著回家協助家人做整固工作,包括在需要的地方加多幾口釘,放多幾塊石頭壓住屋頂的鋅鐵。如果下雨的話,還要提防山泥傾瀉,整夜不敢安眠。
 
同學中亦有來自漁民家庭的,父親不能出海,不但收入有問題,更擔心漁船在颱風襲港時受到破壞,又得借錢進行維修。事實上,當年很多人都沒有機會找到每月有糧出的長工,都是做一日算一日的,打風代表手停口停,對生活可以帶來實質的威脅。所以,每有颱風逼近,同學們雖為不用上學而高興,但一想到打風可以為家人帶來的麻煩,甚至是禍害,就無法興奮起來。我的情緒多少也被他們所感染。
 
現在,香港人的生活條件比以前改善多了,起碼大部分人的居所都無懼颱風的吹襲,令打風變成額外的有薪假期,值得慶祝一番。然而,打風真是值得這麼興奮嗎?
 
今次鸚鵡襲港,實質上造成的禍害並不少,除了人命的損失無法以金錢衡量外,停工一天亦令香港的GDP有數以億計的損失。表面上,這些損失無需打工一族承當,但老闆的損失一定會在某個程度上轉嫁給打工一族。今年的全球經濟已經放緩,企業的盈利正急劇下降,停工一天足以令企業的負擔百上加斤,明年的企業加薪能力,勢將受到影響。
 
此外,香港仍有不少自僱人士,如貨櫃車司機、的士司機,及各式各樣的小商小販等,他們放假就等如沒有收入,甚至還得付出成本。所以,我會教育我的子女,在慶幸打風時,應同時考慮到其他人的處境,不要太過喜形於色。
 
事實上,香港的鄰近地區,包括珠三角地區,台灣、菲律賓、越南等,仍有不少人從事漁、農行業,打風對他們帶來的損失,可能是傾家蕩產的。人不應只看自己的利益,而沒有同情心。
(轉載自2008年8月25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