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中國農村有多窮?

四川地震激發起港人對中國問題的關心,紛紛出錢出力,出謀獻策,希望為自己的祖國作點貢獻。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香港人並非個個對中國的問題有確切的了解,如果還抱著一種自以為是,前往指導教訓愚民的心態,那就很容易碰到一鼻子灰,感到失望兼無奈。
 
我認識一些工程界的朋友,見地震中這麼多的建築物倒塌,想組織一批志願人士一起北上,希望教曉國內的建築界怎樣去建造一些防震能力高的建築物。他們的出發點非常好,但國內並非沒有這種技術性的知識,只是資源不足以及管理系統出問題吧了。香港的工程專家無疑可以回國內作示範,興建一些防震能力高的樣板單位,但這類單位往往無條件作普及推廣,否則只會令資源錯配,人民的生活更難改善。情況一如法國大廚要去非洲土著家裡示範煮法國菜一樣。土著家裡還得先換爐具,買材料,再搞清潔衛生……土著家裡的人不背著他詛咒這個法國廚師才怪。
 
我曾去過一些偏遠的中國農村,打算為他們建學校,好讓村民的下一代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村民一點也不雀躍。他們並不熱衷送子女上學,覺得讓子女上學一點也沒有用,只會佔用了子女可幫忙幹農活的時間。他們認為:如果我們願意幫忙,最好先幫他們修補一下他們自己的房舍。我見他們的房舍就建在牲畜棚上,以樹枝與茅草搭建,外邊盪些泥漿,除屋頂有個出煙口外,有門沒窗,非常簡陋。不難理解,他們有先行改善居住環境的渴求。起初,我仍堅持建校比建房舍重要,但當進一步了解當地的情況後,我的信念也開始動搖,如果不能先行改善當地的交通設施,以及改變村民原始的刀耕火種的生產模式,光是讓村民的子女有機會讀書,對村民的確沒有甚麼用。這條村距汽車可行的路有三十多公里,離最近的市鎮有二百多公里,外人很少到,連政府官員也不知有多少年沒有到訪過了。所以一對夫婦生一個小孩的政策,根本沒法在這裡落實。土地本身已十分貧瘠,孩子又生得多,根本不勝負荷,加上近親通婚,村民的素質每況愈下。
 
有個曾寄養在鄰村,讀過兩年書的村民告訴我,村裡除了他從外面帶來的幾本教科書外,根本沒有其他有文字的東西,連舊報紙也找不到一張。所以他不知道讀書識字實際上有甚麼用,他只是在過年過節的時間,把書拿出來朗讀一遍,希望自己沒有完全忘記。當我了解到當地的真實情況後,我不得不放棄要到中國最窮的地方去興建學校的良好願望;真的想辦學,應找一些具備起碼條件的地方去開展工作。我建議那些想回國建防震學校的工程師,也應該先了解對方的實際需要,不要把自己的良好願望變成人家的額外負擔。
(轉載自2008年5月26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