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 » 主頁 » 指點江山

其他有關指點江山的內容:

指點江山
指點江山

作者電郵:

dennywongmy@yahoo.com.hk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221)

 評《知難而進不符合天道》(3)

(原文發表於200777)

 

施先生眼中的「難」、「進」及「退」可能與別不同

我在上篇文章解釋了一般人所說的「難」、「進」及「退」,但在施先生眼中,這幾個字很可能有迥然不同的意思:「難」,是達成目標所遇到的困難,但這些困難是可以迴避或逃避的;「進」,是笨拙地正面硬碰;「退」,是迴避或退避。

如果施先生對上述幾字的理解真的如此,他所說的「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正常的反應是知難而退。這沒有甚麼不對,祇要有其他的途徑一樣可以達至目標,為何不試行其他更易行的途徑?」馬上變成「人遇到困難時,正常反應是退避,這沒有甚麼不對。如果有其他避開困難而同樣達到目標的方法,何必仍笨拙地硬碰困難呢?」。施先生唯有這麼解釋才可以擺脫矛盾和自完其說,亦唯這麼理解,我們才不會覺得施先生思想紊亂和自相矛盾。

如果我的推想離事實不遠,則施先生《知難而進不符合天道》一文最大的敗筆,就是沒能將自己與別不同的看法和對上述幾個字與別不同的定義明確寫出來。寫出來,別人最多祇能說他的看法和定義反傳統和論點存有漏洞,卻不能說他思想紊亂和自相矛盾。

水與毛澤東,知難而退還是知難而進?

施先生舉了兩個例子去証明他的論點正確。在第一個例子,施先生說:「水祇會向低流,在遇到阻礙物時,會轉向,繞過就算;除非完全受阻,那就祇好停下來,積聚位能,慢慢待水位升高,直到升越阻礙物,才繼續向低流;久而久之,甚至可把阻礙物沖掉,流得更為暢順」。在這個例子裡,水並沒有放棄向低流,以便最終與海洋匯合的目標,在爭取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水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它就巧妙地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困難:或繞道,或積聚位能升越障礙物,或乾脆衝破障礙物。在這裡,水是知難而進,祇不過遇到困難時懂得技巧地化解而已。

在第二個例子,施先生說:『毛澤東在打仗時,就不喜歡挑戰困難。若果敵強我弱,當然走為上著。所以他選擇「敵進我退,敵疲我擾,敵退我追」;並主張「在戰術上要以十對一」,即人多欺負人少,以壓倒性優勢去制服敵人』。

毛澤東所說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戰略(施先生的十二字真言恐怕有誤),主要用於游擊戰。面對優勢的強敵,毛澤東並不知難而退一走了之(放棄戰勝強敵這個最終目標),而是先行戰略退卻,不與強敵硬碰硬,一直退到形勢變成敵弱我強,毛澤東才出師擊潰敵人。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毛澤東明確指出,「一切軍事行動的指導原則,都根據於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盡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滅敵人的力量」,戰略退卻就是貫徹這一原則。至於戰略退卻的具體運作,不必我解釋,毛澤東自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說得非常詳盡清晰:

1.       戰略退卻,是劣勢軍隊處在優勢軍隊進攻面前,因為顧到不能迅速地擊破其進攻,為了保存軍力,待機破敵,而採取有計劃的戰略步驟。

2.       外國的軍事家就曾這樣說:“戰略守勢的作戰,大都先避不利的決戰,待至有利的情況始求決戰。”這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對此也沒有任何的增加。戰略退卻的目的是為了保存軍力,準備反攻。退卻之所以必要,是因為處在強敵的進攻面前,若不退讓一步,則必危及軍力的保存。

3.       準備反攻,須選擇和造成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若干條件,使敵我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然後進入反攻階段。 

依我們的過去情形說來,大概須在退卻階段中取得下列諸種條件中至少二種以上,才算是有利於我不利於敵,才好使自己轉入反攻。這些條件是:

(一)        積極援助紅軍的人民;

(二)        有利作戰的陣地;

(三)        紅軍主力的全部集中;

(四)        發現敵人的薄弱部分;

(五)        使敵人疲勞沮喪;

(六)        使敵人發生過失。

4.     退卻的軍隊能夠選擇自己所欲的有利陣地,使進攻的軍隊不得不就我範圍,這是內線作戰的一個優良條件。弱軍要戰勝強軍,是不能不講求陣地這個條件的。但是單有這個條件還不夠,還要求別的條件和它配合。首先是人民的條件。再則還要求好打的敵人,例如敵人疲勞了,或者發生了過失,或者該路前進的敵人比較地缺乏戰鬥力。這些條件不具備時,雖有優良陣地,也只得置之不顧,繼續退卻,以就自己所欲的條件。

5.       弱軍對於強軍作戰的再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揀弱的打。然而當敵人開始進攻時,我們往往不知敵之分進各軍何部最強,何部次強,何部最弱,何部次弱,需要一個偵察的過程。往往需要許多時間,才能達此目的。戰略退卻的所以必要,這也是一個理由。

6.       如果進攻之敵在數量和強度上都超過我軍甚遠,我們要求強弱的對比發生變化,便只有等到敵人深入根據地,吃盡根據地的苦楚。

7.       退卻的最後一個要求,是造成和發現敵人的過失。須知任何高明的敵軍指揮員,在相當長時間中,要不發生一點過失,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乘敵之隙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要這樣做,退卻的終點,就不能限定於某一地區。有時退到該地區還無隙可乘,便不得不再退幾步,待敵發生可乘之“隙”。

8.     戰勝絕對優勢敵人的進攻,依靠於在戰略退卻階段中所造成的、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比較敵人開始進攻時起了變化的形勢,而這種形勢是由各種條件造成的。這在前面已經說過了。然而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條件和形勢的存在,還沒有使敵人失敗。這種條件和形勢,具備著決定勝敗的可能性,但還不是勝敗的現實性,還沒有實現兩軍的勝負。實現這個勝負,依靠兩軍的決戰。只有決戰,才能解決兩軍之間誰勝誰敗的問題。這就是戰略反攻階段的全任務。

9.       所以,不論在何方說來,決戰階段的鬥爭,是全戰爭或全戰役中最激烈、最複雜、最變化多端的,也是最困難、最艱苦的,在指揮上說來,是最不容易的時節。

10.   必須打勝。必須敵情、地形、人民等條件,都利於我,不利於敵,確有把握而後動手。否則寧可退讓,持重待機。機會總是有的,不可率爾應戰。

看完毛澤東的解釋,相信大家會深切明白,毛澤東面對敵強我弱的形勢,由始至終都沒有知難而退(放棄實現消滅強敵的目標)。相反地,他是知難而進,祇不過在面對敵強我弱這個困難時,他懂得用最巧妙的方法去克服它罷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毛澤東暫時的表面的退卻,是為了日後更好地進。

由於施先生在文章關鍵性段落思想紊亂,自相矛盾以及文字表達力不足,我們無從確切知道他舉的二個例子想証明甚麼。可以知道的是,如果他想証明知難而退是對的,則所舉例子錯得利害,因為它們都是知難而進或本質上知難而進的好例子;如果他想証明解決困難得講方法,例子不錯;如果他想同時証明知難而退與解決困難得講方法是對的,這些例子恐難勝任。

待續 -

相關標籤 :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     王文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