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 » 主頁 » C觀點

其他有關C觀點的內容:

按此瀏覽am730最新C觀點文章

為何中國經濟增長仍這麼快?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中國經濟增長總值突破90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了6.6%。以國際標準來說,這已算是高速增長,但與中國之前的增速來比,卻是28年來的新低。不過,海外的學者對這個增長率仍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他們沒法想像,為何中美貿易戰這麼激烈,但中國經濟所受的影響卻這麼輕微?這與股市的波動有點不相稱。
 
親官方的學者認為,股市有很多情緒因素,不能以股市的上落幅度去代替嚴謹的統計結果。到目前為止,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是心理上多過實質上的。
 
按這類學者的算法,即使貿易戰令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完全消失,中國的經濟增長亦最多減少0.3%左右罷了。2017年中國的經濟增長6.9%,現在少了0.3%,變成6.6%,符合預期。
 
事實上,若按季度表現來看,2018年第一季至第四季的中國經濟增長,分別為6.8%、6.7%、6.5%與6.4%,其趨勢已在不斷下滑,不能說這個統計數字沒有反映貿易戰對中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貿易戰的影響確需要時間去逐步展現。現時,中美貿易戰的交鋒模式主要是增徵關稅,這在開始階段對中國的影響的確不會太大。因為中國廠商的責任是把產品運到美國的港口,美國的入口商才是需要清關稅去領貨的一方。美國的入口商要到落下一批的定單時,才可以把關稅的成本轉嫁到中國的廠商身上,或選擇把定單交給中國以外的國家。
 
現實是中國已擔任世界工廠的職能這麼多年,中國在全球產業結構中的地位已根深柢固。其他新興的國家如越南、印尼之類,無論從量或質方面來看,都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取代中國。因此,美國的消費者仍得在今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無法不用中國貨。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對日本輸美的產品施壓時,用的不是增徵關稅,而是逼日圓升值。廣場協議令日圓從最低一美元可兌250日圓水平,升至今天一美元只可兌120日圓水平,升幅超過一倍,等同日本產品在美國的售價要升超過一倍,但美日貿易一樣有逆差,可見有些工業生產上的優勢並非一下子就能取代。所以,關稅的成本多少會落在中國廠商身上,有多少會落在美國消費者身上,要較量過才知道,現階段還不可以輕易判斷。
 
不過,美國現時的考慮已非純粹眼前利益問題,而是要考慮長遠的政治需要。美國一定要維持全球一哥地位,才可以繼續享有發鈔紅利。因此,美國一定要制約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美國對中國經濟仍能維持6.6%的年增長一定是不放心的。因此,美國制約中國的措施還會陸續有來,不把中國的經濟增長壓得低過美國的經濟增長,美國是不肯罷休的。
 
因此,我並不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下調已經到底,中國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才有能力頂住美國一浪接一浪的進攻。2019年將是充滿驚濤駭浪的一年,投資者不可掉以輕心。
(轉載自am730C觀點2019年1月24日}
 
 
 
相關標籤 :
政治     施永青     經濟